1973年夏天,在浙江宁波余姚黄墓山下河床边,河姆渡遗址初露真容,引起考古学者关注。经过1973年冬、1977年冬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6700余件文物,发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大片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大量人工栽培水稻和丰富的动植物遗存。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影响深远,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50年后,324件(套)河姆渡文化代表性文物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生动呈现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画卷,让观众领略饭稻羹鱼、万物有灵的远古江南风情。
发现璀璨的稻作文明
河姆渡这个大众耳熟能详的地名,原来叫黄墓渡。
秦末汉初,“商山四皓”之一的夏黄公崔广隐居浙东,后葬于姚江南岸覆船山。后世慕名拜谒者络绎不绝,覆船山由此被称为黄墓山,江边的渡口称为黄墓渡。历经2000多年沧桑,黄墓渡在当地人的口口相传中演变成河姆渡。
展厅里,考古发掘现场照片、《河姆渡遗址发掘报告》手稿、20世纪70年代的《文物》《考古》杂志、1978年人教版《中国历史》等文献资料,叙说着河姆渡遗址从考古发现到走入公众视野的过程。
1976年4月,在浙江杭州召开的“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座谈会”上,专家们正式命名“河姆渡文化”。1978年,河姆渡遗址首次被写入中学历史教科书。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主要分布于浙江东北部的宁(波)绍(兴)地区东部和舟山地区。河姆渡文化的发现,改变了学界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上“中原地区一元论”的传统观点,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样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50年来,浙东地区已陆续发现了20多处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如慈湖遗址、塔山遗址、田螺山遗址等,勾勒出远古江南的繁荣图景。其中,田螺山遗址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河姆渡文化聚落遗址,包含居住区、稻谷研磨坑、水井、独木桥、木栅栏(木构寨墙)、橡子储藏处理坑等。
干栏式木构建筑是河姆渡文化典型的建筑形式。此次展览以实物展示与触屏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直观了解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展柜里陈列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桩、木板、带榫木构件等,点击展柜玻璃上的电子按钮,即可查看干栏式建筑的结构示意图和建造步骤。“展厅里搭建的木屋场景,是按照河姆渡遗址面积最大的房屋1∶1复原而成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人、副研究馆员陈克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