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文化 >

文化可以建设?这篇文章说的很透

2020-04-02 16:56

文化建设不是一个新词,我们的官方文件和日程交谈中,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概念。查阅相关文献,我们也发现这是一个极其现代性,甚至有些中国特色的文化概念,文化可以建设吗?什么是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应该如何思考与展开?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厘清和反思。我也试着论论文化建设,求教各位方家。

文化可以建设吗?

很多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甚至反对文化建设这个词。

理由是文化是人类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它有很强的自发性,不可规定性,不可建设性。往往某些刻意的文化建设行为,往往造成的是文化根脉的断裂和破坏,造就很多文化垃圾。

乍一听挺有道理,仔细分析还是有很多立不住脚的地方。

首先,文化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心”的对象,它是与人的行为和活动合一的,没有人的主观意志和行为的影响,文化的演进也就不可能发生。文化建设只是当代文化生产和文化行为的一个概念统摄而已。我们退一步想,任何文化建设行为本身不也是当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吗?

“荒芜”“废墟”“推倒重来”“娱乐至死”,不正是这个时代文化的真实写照吗?这种把人的主观意志和行为行动与文化对立起来的观念,本身还是有问题的。

其次,我们经常言说的传统文化,很多时候像弥漫的空气一样,是散落的状态,隐藏在文本、日常行为习惯、日常交往方式中,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整理、提炼和创造性的表达、呈现,它会自然而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吗?

当然,有些会,有些就不一定,因为很多有价值的文化传统随着现代社会的资本、技术清洗,已经荡然无存,有些文化记忆并没有消失殆尽,还藏在个别老人的记忆深处、个别文本的文字深处,需要有识之士重新去寻觅,存留住可能流失的文化遗产。

音乐人小河的《寻谣计划》,在胡同深处和老人记忆中寻找失去的童谣,加以创造性转化,为今天的孩子们提供一种塑造“中正平和”性格的听觉资源,就是一个有趣也很有价值的文化建设行动。

最后,古代社会留给我们的很多文化遗产,也往往是文化建设行为的结果。我们回过头来看,米开朗琪罗今天留给我们的很多不朽的作品,无论是《大卫像》,还是《最后的审判》,都是受当时的罗马教宗的要求和指派进行的艺术创作,其实质是文化建设工程。

我们今天看到的如此恢弘的云冈石窟,也是北魏、唐代的某种国家意志作用下的结果。故宫更不用说是明清两朝国家意志留下的文化遗产。

在我看来,文化建设本身是没有错的,小到一个人,到一个社群,到一个企业组织,到一个生活社区,大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文化建设都是有必要性的。很多时候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出现了很多文化垃圾,文化空城、鬼城,有时候是主观意志下的介入过渡,有时候是没有尊重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说到底是文化建设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上出了问题。

什么是文化建设?

在我看来,文化一方面是生成的,每一个时代都会由于人的生产劳作的变革和人际交往的变革产生出新的文化,另一方面文化的生成不是自发产生的,往往是人的主观意志、集体性的文化观念、国家对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文化建设是在不同的时代,人的主观意志、国家意志和社会集体意志共同作用下生成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内容,文化的演进无法排除被作用的因素和结果,这是文化建设的要义。

我一直主张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建设思维。这种文化建设思维是一种科学、艺术和人文的整合性思维。

只有科学思维,文化建设容易成为切片式思考,注重零部件的组装,缺少整体灵魂与气象。只有艺术思维,文化建设容易导致到处都是“孤魂野鬼”。只有人文关怀,文化建设容易变成“空谈误国”。在我的简略化的理解中,科学思维是文化建设的躯体锻造,艺术思维是文化建设的情感激活,人文思维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塑形。

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建构主体性

什么是主体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哲学概念,我先引用几种解释.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个人看法以及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是人对世界(包括对自身)的实践改造原则,是从人的内在尺度出发来把握物的尺度的原则,是强调人的发展和人的主体地位对改造世界所具意义的原则”。

我的理解,主体性是基于主体的原初存在经验之上所建构的一种价值和意义之网。主体性的缺失有几种情况,一种是纷繁复杂的信息流通和社会交往中,主体性散落在零散的信息之中,无法准确的加以凝练和把握。另一种是在比较、盲从的社会经验中,失去了审视自身的基本动机和意识自觉,从而丧失主体性。还有一种是在现代社会新旧交替加速的洪流中,造成为什么出发的“问题失忆”,从而丧失主体性。

主体性建构有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性工作是铸魂。

塑造主体性即是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那个灵魂主体。对于人何尝不是这样,我们一辈子好像都是在找“我是谁”的过程。那么,对于一个地方的文化建设,同样如此,找到“我是谁”变得极为关键。

关于如何建构主体性,我也无法开出一个药方,有一点是比较重要的,即抛弃现代社会的诸多外部干扰因素,“悬置”头脑中固化的知识、经验、习性,抛开那些头脑中建构的对真实世界的应然、期待和想象,回到生命原初经验之上,回到真实世界的物质本身,让感官与真实世界直接相遇,主体性才会慢慢显现出来。

文化建设的核心不在于无中生有

在于发现、爬梳、凝练、呈现

我们的头脑中经常会冒出许多无中生有的想法,很多地方也在实践诸多无中生有的文化建设项目,但鲜有持久运行的成功案例。

在我看来,无中生有的文化在短时间内可能带来一阵新奇和慕名而来,但这种文化的问题是特别容易被复制,以及容易让人厌倦,没有生长潜能。无中生有的那个“有”往往是我们头脑中所想象和建构的存在,这个存在与真实世界的存在是有距离的。因为没有足够的培育前提、生长土壤和环境支撑,这个“有”永远只是“末”,无法成为“本”。

而我认为,无论对于个体、地方还是国家,文化建设需在主体性建构的前提下展开发现、爬梳、凝练和呈现。

发现最重要的是敏锐感知。

发现的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是需要打破储存在我们头脑中的习惯、经验和期待,一旦这些内容占据了你的头脑,发现就会变得极其困难。发现的能力往往借助的不是数据分析,也不是经验判断,真正的发现往往借助的是人的直觉和本能,也是现象学家非常强调的那个“亲自”和“现场”的感知,那个“一手”的直接经验。而不是经文本化、演绎化的二手经验。

爬梳的关键在于分清主次与寻找关系。

在于从纷繁凌乱的信息线索中,梳理出重要的信息支脉,有效的区分干与枝、枝与节、枝与叶,并有效地找到信息与信息之间关系和联系。

凝练的核心在于通过叙事来建构故事和意义。

枝节与枝节之间,动脉与动脉之间要实现活性与循环,必须注入生命系统,这个生命系统就是故事与意义。叙事让其连贯通畅,故事和情感让其意义世界得以澄显。

呈现在于意义的准确传达和实现心流交互。

呈现是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意义之桥,无论是借助影视、新媒体、文字、节庆、建筑还是产品,我们必须借助艺术家、设计师的魔幻之手得以呈现,只有通过准确的呈现,意义才可以抵达它应该抵达的地方。

文化建设要警惕用户思维

我们经常在设计领域谈用户思维,在旅游领域有游客画像。这种用户思维不是完全没有效果,但是用户思维的核心是服务某类特定的人群,满足某类特定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在文化建设领域我们要谨慎使用用户思维。

首先,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价值感召而不是产品推销。

如果说人的精神世界最核心的区域是什么?我认为还是价值观所在的区域。小到一个人吸引你,最吸引你的是价值观;到一个商业品牌吸引你,最吸引你的也是价值观;大到一种政治理念,吸引你的还是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力量是最无法言说的,但显然是力量最强的。

其次,文化建设的要义应该是吸引而不是满足。

吸引在于发现,寻找和找到与你志趣相投的人。你很难找到一个人群,试图为这个人群设计内容,吸引对方来。当你找到这个人群的时候,也有很多人也盯上了这个人群,这样你们之间的竞争就变成了红海竞争。满足永远是一种被动的状态,是一种跟在后面跑的状态。

最后,用户的需求是变化莫测的。

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而言,每一个个体对于自己的需求的不确定性要远远高于对物质功能满足的需求,好的文化体验一定是将体验者带入思维、情境、精神抵达的陌异之处。特定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在成长和变化的,也许你针对这类人群当前的需求设计了某类产品,但是等产品出来以后,可能这个人群的兴趣点已经发生了转移。

文化建设需警惕内容与传播错位

在如此发达的自媒体时代,传播渠道和路径越来越丰富,那种绝对地传播垄断和话语垄断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有很多人开始叫嚣,传播为王的时代来临了。我们需要始终对传播为王、渠道为王这些概念保持警惕。

在这个信息流通加速的时代,人人皆是自媒体的时代,我们很难因为信息不畅、交通闭塞等物理性限定条件埋没好的内容。这个时代,不是传播替代了内容,而是实现内容传播的方式更加多元,方法更加丰富了,只是验证了“酒香不怕巷子深”而已。

传播可以把好的内容的声音放大,但不可能放大内容本身。很多地方官员经常和我们说,“我们有这么好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怎么就没有形成影响力呢?怎么就没人来旅游呢?一定是宣传没有做好。”也许,宣传传播是一个方面,但是关键是内容建设的功夫不够。从“我有什么”到“我是谁”的主体性建构,发现、爬梳、凝练、呈现这些工序是省不了的。

传播与内容研发而言,必然是滞后的。没有好的内容支撑,传播是无从谈起的。传播效果与点击率和流量不能完全划等号。在传播过程中,知道和理解是不一样的,接收和认同是不一样的,到达对方的意识里和抵达对方的心里也是不一样的。

有人质疑我,很多有价值的文化内容因为没有很好的进行传播和渠道设计,胎死腹中的案例很多。这个时候的胎死腹中,有可能时机未到。有可能是需要转换形式和语言,以更能为大众接受的方式来讲述。也有可能它本质上就不是大众文化内容。

我们想象一下,这个世界的文化如果只有大众娱乐,没有严肃深刻,这个世界会有多无趣。文化本来就不应该是多样性的吗?为什么流量和粉丝成为衡量文化价值的唯一标准了呢?

文化建设可鉴建筑思维

我不是学建筑的,一直对建筑思维感兴趣。建筑思维对我来讲,最重要的价值有五个方面:

建筑思维的价值是一种复杂化、系统化思维。建筑的完成与地形、地貌、降水、自然风貌、社会风土人情、经济预算限制、工期限制等诸多因素相关,建筑不是一场自由的“游戏”,而是在处理复杂环境和约束条件下的有节制的“舞蹈”。

建筑思维的价值是一种结构化思维。它处理的问题不是元素本身,而是元素与元素之间通过连接、结构与组织,实现一个整体性的内容生成。卯榫的内涵是互相之间既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也是一种相互成就的关系。

建筑思维非常重视原初经验。好的建筑师的建筑灵感往往来自对建筑所在区域的空间感知,是一种更本真、更直接的人与空间的相遇经验,而不是带有某种套路、格式和期待的主观介入。

建筑思维的价值是一种结构化思维。它处理的问题不是元素本身,而是元素与元素之间通过连接、结构与组织,实现一个整体性的内容生成。卯榫的内涵是互相之间既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也是一种相互成就的关系。

建筑思维的价值是一种工序化思维。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有打地基、累砖头,架四梁八柱、铺线路,抹粉墙,封屋顶等非常多的工序,俗话说,地基不牢,地动山摇。建筑思维的工序化思维非常注重先后时序和一环一环之间的耦合与连接,前面一个工序没有完成,后面的一道工序是无法进行的。

总之,建筑学更多是一个关系化思维,重要的不是元素和零件,而是关系。我们的文化建设的思维方式与建筑思维是有很多极其相似之处的,小到个人、企业组织、社区,达到城市,国家,都可从建筑思维中汲取非常多宝贵的智慧。

我一直认为,随着社会整体结构和运行走向更加的复杂性、系统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牵一发以动全身的局面和危机在人类社会发生的机率会越来越高。

建筑思维作为一种处理关系,处理复杂系统的思维模式,未来不仅在建筑领域本身,也会在其他领域发挥它的独特思维价值。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