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阶级矛盾已难以调和了,所以黄巢振臂一呼,可以让无数人前仆后继地追随他;其他地区的牛人振臂一呼,常常也能爆发这种神奇的力量。
长江一线的王绪本是一个屠户,和自己妹夫率领几百人起来造反,也是很快拉起上万人的队伍。
寿州屠者王绪与妹夫刘行全聚众五百,盗据本州岛,月余,复陷光州,自称将军,有众万余人;秦宗权表为光州刺史。
王绪也许不是太出名,但是王绪手下有两个小弟非常出名,因为他们一个叫王潮,一个叫王审知。
固始县佐王潮,及弟审邽、审知皆以材气知名,绪以潮为军正,使典资粮,阅士卒,信用之。
王潮、王审知兄弟后来转战到福建,建立了“闽”国,“闽”是五代时的十国之一。
浙江的王郢振臂一呼,也很快拉起了上万人,把浙江折腾的天翻地覆。
干符三年,二月,浙西奏突陈将王郢等六十九人劫库兵为乱。三月,浙西奏王郢聚众万人,攻陷州县。
虽然说王郢一伙出场只有很短一段时间,就被董昌率领的民团给平定了。问题是,王郢为代表的叛乱力量,大唐政府无力控制;董昌为代表的民团,大唐政府也无力控制啊。
王郢之乱,临安人董昌以土团讨贼有功,补石镜镇将。
平定王郢叛乱后,高骈让董昌率军北上围剿黄巢,董昌当时就拒绝了。
董昌拒绝北上围剿黄巢,显然是因为他想趁乱割据浙江。只是这种理由无法说出口,所以董昌就说,我们这里也不太平;如果我率军北上,这里恐怕就非国家所有了。
高骈召石镜镇将董昌至广陵,欲与之俱击黄巢。昌将钱镠说昌曰:“观高公无讨贼心,不若以扞御乡里为辞而去之。”昌从之,骈听昌还。
董昌拒绝率军北上围剿黄巢,却很快用武力接管了杭州,面对董昌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镇海节度使周宝不但无力制止,还得承认它的合法性。
会杭州刺史路审中将之官,行至嘉兴,昌自石镜引兵入杭州,审中惧而还。昌自称杭州都押牙、知州事,遣将吏请于周宝。宝不能制,表为杭州刺史。
董昌也许并不是太出名,但是董昌有一个小弟,在五代那是鼎鼎大名。因为,董昌那个小弟的名字叫钱镠。
钱镠在五代有多牛?我们只要知道赵钱孙李就可以了。百家姓成于宋代,赵姓排在第一位自然好理解,钱为什么排在第二位呢?就是因为钱镠是吴越国的开国皇帝,而且钱氏的影响力一直延伸到宋初。
在此前后,浙江还出现一股比较强大的军阀力量,他的领衔人物是刘汉宏。
在黄巢还在江南时,刘汉宏就已完成了叛乱、招安的华丽转身。
汉宏本兖州小吏,领本州岛兵御巢寇,遂杀将首,劫辎重而叛,后命前濠州刺中崔锴招降之。
黄巢率军渡过长江时,刘汉宏再次拉起队伍单干。
时诸道兵未集,江陵兵不汉万人,王铎留其将刘汉宏守江陵,自帅众趣襄阳,云欲会刘巨容之师。铎既去,汉宏大掠江陵。
从此以后,刘汉宏今天投降了,明天反叛了,那就成了家常便饭。总的来说,刘汉宏在长江一线,那是满世界的打游击。开始在湖北,后来跑到了安徽,再后来又跑到了浙江。
汉守寇扰荆、襄,王铎遣前濠州刺史崔锴招之,至是,始归降。辛未,汉宏奏请于濠州倒戈归降,优诏褒之……宿州刺史刘汉宏怨朝廷赏薄,甲寅,以汉宏为浙东观察使。
不久后,刘汉宏就和董昌为争夺浙江的地盘而大打出手了。要知道,当时的黄巢之乱,还没有平定。
浙东观察使刘汉宏遣弟汉宥及马步都虞候辛约将兵二万营于西陵,谋兼并浙西,杭州刺史董昌都知兵马使钱拒之。
这样一来,在黄巢之乱平定前,浙江就已经变成了军阀的天下。
董昌、刘汉宏都是体制之外成长起来的大佬,而且谁也没有听从中央政府号令的习惯。至少,皇帝让他们剿匪,他们是一点兴趣也没有,但是为了争夺地盘,与其他军阀打仗,他们都是兴趣十足的。
在黄巢叛乱期间,浙江已成为军阀的天下。附近的福建地区呢?显然也成了军阀的天下。
黄巢军队纵横福建时,有一个叫陈岩的人,就在家乡组织民团保境安民,并且大败黄巢军队。这个叫陈岩的人,在大败黄巢军队之后,就用武力驱逐当地军政长官,并接管了福建。
初,黄巢将窃有福州,王师不能下,建人陈岩率众拔之,又逐观察使郑镒,自领州,诏即授刺史。
用武力接管某个地方,是军阀的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一个人敢用武力接管某个地方,他肯定是标准的军阀,因为这已不是军阀化的问题了。
陈岩死后,他的女婿接管了福建的控制权。陈岩一系称雄福建,直到王绪一系的王潮、王审知兄弟,转战到福建后,才算打破。
王潮、王审知兄弟大败陈岩一系,称雄福建后,就建立了“闽”国;“闽”国是十国之一。
久之,岩卒,其婿范晖拥兵自称留后。岩旧将多归潮,言晖可取,潮乃遣从弟彦复将兵,审知监之,攻福州……晖亡入海,追斩之。建、汀二州皆举籍听命,潮乃尽有五州地。
高骈这种大佬的出现,意味着安徽、江苏成了军阀的天下。
董昌、刘汉宏这种大佬的出现,意味着浙江成了军阀的天下。
陈岩这种大佬的出现,意味着福建成了军阀的天下。
其他地方呢?也在黄巢叛乱期间,渐渐变成了军阀的天下。
黄巢试图夺取襄阳时,被刘巨容打得损失惨重。
巢据荆南,俄迁山南东道节度使以捍巢,屯团林。江西招讨使曹全晸与巨容守荆门关,与贼战,巨容伪北,巢追之,伏兴林樾间,贼大败,执贼将十三人,转斗一舍,虏获不可计。巢浮江东奔,巨容追之,率十俘八,以功迁检校礼部尚书。
刘巨容是帝国的军政长官,但是刘巨容看到天下大乱,也开始想割据一方了。在这种背景下,刘巨容围剿黄巢叛乱时的目标,就是把黄巢赶出自己的势力范围,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他才懒得追击呢。
而且据说,刘巨容更公开宣称,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所以我们应该养寇自重。
诸将欲乘胜追斩巢,巨容止曰:“朝家多负人,有危难,不爱惜官赏,事平即忘之,不如留贼,为富贵作地。”诸将谓然,故巢复炽。
当然了,湖北这种地方,处于中原、江东、川蜀、楚地等几大力量的交汇处,所以刘巨容很快就出局了。
在残唐时代,这个地方被赵匡凝父子占据着,在五代时被高季昌占据着。他们占据这块地方,靠的就是玩平衡,因为四面都是强敌,他们只能朝秦暮楚的混日子。但是不管谁占据,这块地方也和大唐中央政府没有多少关系了。
当然了,因为这种地方的大佬,玩的就是平衡,所以他们对大唐中央政府的态度,表现在外,还是比较够意思的,但也仅仅是比较够意思。
及陷两京,巨容合诸道兵讨之,授南面行营招讨使,累兼天下兵马先锋开道供军粮料使、检校司空,封彭城县侯。
是时,唐衰,籓镇不复奉朝廷,独匡凝兄弟贡赋不绝。
说到这里,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几省已实现了割据了。其余几省呢?也开始实现割据了。
当时的湖南,当时被雷满、周岳用武力占据了。
初,高骈镇荆南,补武陵蛮雷满为牙将,领蛮军,从骈至淮南,逃归,聚众千人,袭朗州,杀刺史崔翥,诏以满为朗州留后。岁中,率三四引兵寇荆南,入其郛,焚掠而去,大为荆人之患。
陬溪人周岳尝与满猎,争肉而鬬,欲杀满,不果。闻满据朗州,亦聚众袭衡州,逐刺史徐颢,诏以岳为衡州刺史。
在那种乱哄哄的时代,雷满、周岳既然以武力强行占据了相关地区,大唐帝国自然不用奢望控制他们了。
当时的江西,被一个叫钟传的人占据了。
在王仙芝侵犯江西时,钟传聚众保卫家乡,等王仙芝率军撤走后,钟传就驱赶江西的军政长官,在江西开始割据了。
时王仙芝猖狂,江南大乱,众推传为长,乃鸠夷獠,依山为壁,至万人,自称高安镇抚使。仙芝遣柳彦璋略抚州,不能守,传入据之,言诸朝,诏即拜刺史。中和二年,逐江西观察使高茂卿,遂有洪州。抚民危全讽间传之去,窃州以叛,使弟仔昌据信州。
雷满、钟传两系力量,虽然从始到终都是小军阀,并没有开国立号,但是在残唐五代,这两系力量,都称雄当地二三十年时间。
钟传死后,他的儿子依然割据一方,被吴国杨渥(五代十国之一)所灭;雷满死后,雷满的儿子依然割据一方,被后梁朱温所灭。
这样算来算去,整个江南还有多少地区,能归大唐中央政府控制呢?好像除了岭南地区,已没有什么净土了。
时朝廷号令所行,惟河西、山南、剑南、岭南数十州而已。
安史之乱结束后,大唐帝国可以衰而不倒,主要原因就是大唐帝国强有力的控制整个江南地区。拥有这样一个广阔的大后方,大唐帝国面对各种叛乱力量,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就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黄巢叛乱结束之后,大唐帝国呈现出崩盘的危机,主要原因就是江南地区脱离了大唐帝国的控制。从此以后,大唐帝国中央政府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就不再拥有什么了不起的优势了。
总的来说,黄巢之乱后的大唐皇帝,比董卓乱政后的汉献帝要强很多;因为黄巢之乱后,大唐皇帝只是丧失了对关东、江南的控制,对关中、川蜀的控制力还是非常大的。更主要的是,大唐皇帝拥有强大的宦官团队,所以其它力量想侵蚀大唐最后残存的国有资产,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是很不幸,在黄巢叛乱结束后,大唐的国有资产,依然在继续流失。于是,大唐帝国中央政府只能在风雨飘零中,变得越来越弱了。到了最后,宦官集团、朝臣集团争得急了眼,于是都从军阀系统寻找支持的力量,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打翻狗食盆,谁也吃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