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分饥与寒",要确保身体的平安健康,就不能吃得太饱穿得太暖,这是日常保健的常识。吃得饱,穿得暖是人们对生活的基本需求,但为什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却要吃不饱、穿不暖呢?
没有食物,人体就不能生存,吃得饱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但若吃得过饱,超过了人体的需求,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在《千金要方》里就记载;“饮食过多则聚积、渴饮过多则成痰。"这说明了节制饮食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李时珍的《本草细目》指出;"饮食不节,杀人顷刻。"若饮食据无节时,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怎么喝就怎么喝,就会对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俗话说饱食伤肠胃,饮食过饱,无节制,暴饮暴食,一餐吃了相当于平时2-3餐的食物,超过了胃肠的正常容纳量,这样不可避免地给肠胃造成负担,影响了脾胃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如伤食症、胃病、胃肠溃疡、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高血脂、痔漏等,甚者有暴饮暴食而致死亡的。适量饮食,有助于行气活血,有利于健康,但有的人饮酒无度,成天酩酊大醉,对身体的健康则是极大的损害。
诸多长寿之人的秘诀就是"吃饭留一口,健康又长寿"。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每餐不要吃饱,留有一定余地,对健康有利。有实验研究表明,一直处于饥饿状态的老鼠要比终日饱食的老鼠寿命长。
饮食以七八分饱为宜,每餐摄入量以没有饥饿感、舒服为宜。少食多餐可避免暴饮暴食对身体带来的损害,对一些老年人及患有胃病的人来说,少吃多餐可能更为有益。同时,要重视早餐,早餐吃好既可提高上午的工作学习效率,也可预防因饥饿而致中餐暴饮暴食。
古往今来,"秋冻"是中医一直强调的一种养生方式。中医早就提出"天人合一"的观点,强调人与大自然要和谐同步,生命才能有序。"秋冻"意思是说,虽然到了秋凉时节,也不必忙于添加衣服。即使是晚秋,穿衣也要有所控制,做到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元代著名养生家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中就有秋季"寒甚方加棉衣,以渐加厚,不得一顿便多,唯无寒而已。"唐代养生大师孙思邈也有类似说法。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时也可以避免因多穿衣而导致的体热出汗、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阳气外泄,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因此要拥有使康的身体,还要"三分寒",即保持身体温暖而不出汗。这样身体对外界气温化逐渐适应,进一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使自身抗病能力不断加强,有效地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各种疾病的发生,即使患病,症状也较轻,恢复也较快。"三分寒"不仅停留在穿衣上,也可以适当进行冷水浴锻炼或冬泳锻炼,相但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还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