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分癌症患者由于病情已经进入晚期、身体过于虚弱,甚至是都无法承担放化疗所造成的各种身体副反应。
于是,大家都期盼有一种可以直接针对癌细胞本身、也不会对患者其他健康细胞造成伤害的治疗办法问世,而“靶向药物”似乎就符合了大家所有的期待。
所谓靶向药物,在临床也被称为靶向制剂,它指的就是被赋予了靶向能力的药物和抑制剂。
靶向药物就像是一个精准定位的导弹一般,在进入患者体内之后,它会瞄准特定的病变部位,并只是在这部位释放或积蓄有效成分,它可以使药物在目标局部形成较高的浓度,其提高药效的同时,还能抑制毒副作用,尽大可能的降低对患者正常组织和细胞的伤害。
靶向药物的问世,无疑是给癌症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和曙光,很多癌晚期患者都将控制癌症的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了靶向药物上,无论药物多昂贵、多难购买,都愿意尝试,甚至是愿意倾家荡产。但是,靶向药物却也存在着一个巨大弊端:耐药性!
几乎所有的靶向药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出现耐药的现象,但不同人发生耐药的时间却都不相同,这主要与肿瘤的致癌突变数量有关,致癌突变较强的、一两个突变就能导致癌症发生,靶向药物的疗效就相对较好、持续时间较长。但是,如果是多个致癌突变共同作用促发的癌症,那一段时间后,靶向药物的药效就很难再维持了!
当以下三个症状找上患者时,就可能是靶向药物耐药的表现:
1、肿瘤标志物
这种检查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观察患者治疗中的病情控制程度、预后效果。如果一直使用靶向药物治疗,一次肿瘤标志物筛查中,发现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没有下降的趋势,这就可能是靶向药物耐药的表现;
2、病灶增长
正常情况下,无论是放化疗或靶向药物,只要治疗发挥了效果,即便是肿瘤没有缩小趋势,其增长的速度也会得到抑制,甚至是持续都没有变化。但相反的,靶向药物应用之后,患者肿瘤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是越长越大,这就是耐药的表现;
3、局部或全身出现转移
在靶向药物治疗的过程中,癌细胞增殖、扩散和转移都会得到全方面抑制。而一旦靶向药出现耐药问题,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就可能会向着其他组织或器官转移、浸润,导致患者全身多处出现病灶。
写在最后:靶向药的疗效极佳,但耐药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靶向药物耐药并不代表患者需要停止用药,更不代表病情无法再继续治疗。
而是患者要配合医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调整手段,比如继续用药、提高靶向药的浓度、更换靶向药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