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玻尿酸是一种吸水性极强的特殊多糖
玻尿酸又叫透明质酸,是1934年美国科学家从牛眼的玻璃体中分离出来的物质,后来确定它的化学结构是一种粘多糖。
动物体内天然存在着一定量的玻尿酸,比如牛眼、鸡冠等等。在早期,玻尿酸就是从这些组织中分离出来的。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玻尿酸,是通过发酵产生的,可以低成本、大规模地生产,也就有了广泛使用的基础。
玻尿酸的“天赋”是吸水性极强,大分子的玻尿酸能够吸收1000倍重量的水,形成极为细腻润滑的凝胶。这种特性,使得它在各类眼科手术,比如晶体植入、角膜移植和抗青光眼手术中得到了应用。此外,通过注射,也可以用于关节炎、皮肤保养等等。
当然,市场不会满足于这样的“医用”,由于玻尿酸极强的吸水性以及吸水后形成的良好质感,它开始逐渐被应用到医美、护肤品和化妆品行业中,然而就像胶原蛋白一样,人们对于一种“美容产品”的最高期望是“能吃”。鸡冠、牛眼能吃,其中的成分玻尿酸基本上也能吃,但“能不能吃”跟“吃了有没有用”可完全不是一码事。
二、卫健委批准玻尿酸作为“新资源食品”并不等于认可商家宣传的各种功效
很多人以为这次公告一出,代表国家认可了口服玻尿酸。但其实这种认知是错的。“新资源食品”只确定“能吃”,不管“有没有用”。
玻尿酸,属于《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中规定的 “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的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食品原料”这一类。玻尿酸之前在中国没有食用习惯,等世界上有多个国家食用了很多年之后,才会批准为“新”食品。
这个批准,只是确定“能吃”,而不是认可商家宣称的“功效”。实际上,这个管理办法的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新资源食品,不得宣称或者暗示其具有疗效及特定保健功能”。
三、那么,口服玻尿酸的那些神奇效果都靠谱不?
在玻尿酸食品的推广中,会看到“根据多项研究发现,玻尿酸通过食品、保健食品等口服透明质酸可改善人体皮肤水分,具有体内抗氧化,改善关节功能骨质疏松、修复胃黏膜损伤等作用,且安全性高”的说法。
然而,这个“多项研究”就是随口一说,目前关于口服玻尿酸,真正严谨可靠的人体实验几乎没有。2012年,有公司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申报“口服玻尿酸护肤”的能效宣称,被EFSA的专家委员为干脆利落地否决了,评估结论是“没有人体实验支持所申报的功能”“口服玻尿酸和保护皮肤之间无法建立因果关系”。(如下图划线部分所示)
那么在那之后,有没有新的研究来支撑其功效呢?
确实有零星的人体实验在营销中被引用,宣称“科学研究证实”。比如2017年的这一篇:
这篇论文的标题称,这是一项为期12周的双盲对照实验,看起来好像很可靠。但如果我们仔细读下去,就会发现完全是“忽悠套路”。
首先,这篇论文的前6位作者都是Kewpine公司研发部的职员,研究经费也来自于该公司,只有论文的通讯者是东京大学的教授。而这个公司,就是日本主要的玻尿酸公司,论文中所用的玻尿酸就是该公司的产品。
其次,这个期刊是一个创建只有十余年的“开放索取期刊”,在学术圈内没有什么影响力。
基于以上两点,论文的可信度已经大打折扣。
更有槽点的,是研究本身。研究找了60个22到59岁的志愿者,分成3组分别吃安慰剂、低分子玻尿酸和高分子玻尿酸,分别在初始、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测量他们的眼角皱纹情况。测试方法是把一种“复制试剂涂在志愿者的眼角,干了之后揭下来,再用仪器去分析皱纹的深浅和宽窄。
得到的数据是这样的(数值越小表明效果越好):
实验数据截图,翻译:第一列placebo,对照组;第二列HA2k,低分子玻尿酸实验组;第三列HA300k,高分子玻尿酸实验组
在三组衡量皱纹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从一开始,对照组和实验组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对照组的状况远远比另外两组要好。而在整个实验中,不仅对照组的状况一直比其他两组好,各组的数值变化也远远小于随机差异,这样的三组样来比较差异,根本没有任何说服力。
实际上,要证明“口服玻尿酸改善了皮肤”,首先需要比较同一组志愿者在服用玻尿酸后不同时间的变化。只有这个变化有统计意义,才有必要去考察“对照组”的变化来排除安慰剂效应的影响。在实验中,以服用低分子量玻尿酸(HA2k)的那组的第三组数据为例,初始值平均是114.57,第4、8和12周的平均值分别是110.8,107.59和108.15,虽然“看起来”数值有所下降,但跟23+的数据标准偏差比起来,这些不同就只是“偶然性”导致的了。其他数据也是这样的情况。
然后,作者进行了一个很鸡贼的数据分析。他们把各组在不同时间的数值,减去各自的初始值,然后做出来三条“皱纹数据变化值”曲线。
在这组曲线上,明确显示出:
1.三组数值,随着时间变化并没有明显差异,也就是说:不管是吃安慰剂、低分子玻尿酸还是高分子玻尿酸,在实验期间,眼角皱纹都没有显著变化;
2.安慰剂组的数值,在第4到第8周之间剧烈升高,然后到第12周又剧烈下降。在试验中,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第8周的数据严重可疑。而这个“可疑的数据点”,是整个实验数据中能够显示“统计学差异”的数据点。
3.在作图方式上,各个数据的误差线都很高,按照常规的“平均值 标准偏差”的呈现形式,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没有显著差异”。所以作者对于对照组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偏差”来表示,而对实验组则采用“平均值-标准偏差”来表示,从而在视觉效果上看起来“有显著差异”。
于是,作者就用基于这个“严重存疑”的数据点,得出了“口服玻尿酸能能够抗皱”的结论。而完整的数据显示的其实是:在第4周,三组皱纹变化没有差别;到了第8周,吃玻尿酸的皱纹变化比吃安慰剂的好;到了第12周,吃安慰剂的皱纹变化又跟吃玻尿酸的没有差别了。
这样一堆“无法合理解释”的数据,居然就被被作者得出了一个“想要的结论”,拿去糊弄消费者了。
其他的口服玻尿酸的研究,情况也类似——用不靠谱的研究、不可靠的结论,组成一篇“研究论文”,去糊弄不明觉厉的消费者。
四、口服就够奇葩了,玻尿酸的这些产品,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被批准可以用于普通食品之后,许多资本和品牌进入“玻尿酸赛道”,各种奇葩产品层出不穷。有玻尿酸的衣服,号称布料中含有玻尿酸,随着布料与身体的接触,释放出玻尿酸并且被吸收;还有玻尿酸的被子,据说可以满足人们“睡梦中护肤”的幻想;玻尿酸牙膏,号称能够“保护牙龈”(保护牙龈的关键是清除口腔细菌,玻尿酸完全没有这个能力呀)。
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产品,其实思路都是一样的。不管市场营销如何炒作,产品代言人如何光彩照人,大家都要“以不变应万变”:
1.作为一种粘多糖,玻尿酸是一种大分子物质(即便是“小分子玻尿酸”分子量也是上千的);
2.玻尿酸吃到肚子里,如果不被消化,那么无法被吸收;如果被消化吸收了,会被分解成单糖才能被身体利用,而不会乖乖地跑到皮肤上去填充皱纹;
3.护肤品中的玻尿酸,被精心调配成“想被吸收”的状态,都不见得能够被吸收到皮肤里,至于衣服上、被子上、牙膏里添加的那些,就更是“童话般的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