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型肝炎病毒是什么?
乙型肝炎病毒简称HBV、乙肝病毒,是一类嗜肝双链DNA病毒,主要包含外膜及内核两部分,内核中包含病毒基因与DNA多聚酶[1]。HBV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
2008年时,我国就存在1.2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意味着每10个中国人中就可能有1人感染了乙肝病毒。好在2000年后,国家规定所有的新生儿都要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从此,我国乙肝病人数量慢慢减少,由原来的乙肝高流行地区下降为乙肝中流行地区。
2018年的一个统计学资料显示,我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大约为6.1%,也就是说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人数大约有8600万人,其中大约有3200万人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大约有5400万人处于乙肝病毒的携带状态[2],即HBV在他们体内不消失,也不发病,但他们仍然可以不断向外界排放HBV。
急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患者和HBV携带者均是HBV的主要传染源,HBV感染者无论在潜伏期、急性期或慢性期,其血液都具备传染性。
二、乙肝病毒感染有哪些临床表现?
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无症状携带、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也可彻底清除病毒而痊愈,慢性肝炎迁延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临床上多数感染者起病缓慢,在急性传染期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是食欲不振、乏力、腹部不适及右肋部隐痛等症状。但有些人会出现急性表现,出现皮肤和眼睛发黄(黄疸)、尿色深、关节痛、皮疹、低热、极度疲劳、恶心、呕吐和腹痛等症状。病情轻重悬殊,轻者为隐性感染,仅在化验检查时偶然发现。重者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在短时期内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而死亡。约有10-15%的患者发展为慢性感染,少部分患者还可进展成为肝硬化,极少部分患者发生肝癌[3]。
除急、慢性感染外,还有一部分人群虽然体内存在乙肝病毒,但很少有肝病的相关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这类人群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这种携带状态可能会持续终生,但也可能转变成慢性感染状态。
大家也不用过于恐慌,并不是每个乙肝患者都会走上“乙肝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只要及时正规的接受治疗,大部分乙肝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三、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乙型肝炎的四大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密切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医源性传播。
值得提醒的是,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即乙肝不会通过空气或饮食传播。
换句话说,共同学习、工作或日常普通生活接触,和乙肝患者在同一办公室一起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交谈、握手、拥抱、同一餐厅同桌进餐、同住一个宿舍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并不会被传染乙肝。除了消化道和口腔有破损的情况外,接吻一般也不会传染乙肝。
但相关专家仍建议,乙肝患者应使用专用的碗筷,牙刷、牙膏、剃须刀等用品也应与他人分开,妇女注意经期卫生。肝功能正常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也可以上学、工作,和健康人一样生活。
四、乙肝病毒的相关检测
1.HBV抗原、抗体检测
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统称为“乙肝五项”,也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两对半”,是常用的HBV感染的检测指标,可反映被检者体内的HBV水平及机体的反应情况,粗略评估病毒的水平。
8种最常见的结果解读
此外,“乙肝五项”检测还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
除以上五项外,抗HBc-IgM、PreS1和PreS2、PreS1-Ab和PreS2-Ab也逐步应用于临床,作为HBV感染、复制或清除的指标。
2.HBV DNA检测
DNA检测通过扩增病毒核酸,对体内低水平的HBV病毒敏感,是判断病毒复制的常用手段,特异性更强、灵敏性更高。HBV-DNA阳性,提示HBV复制和有传染性,HBV-DNA越高表示病毒复制越多,传染性越强。
五、乙肝病毒感染影响结婚和生育吗?
先上结论:乙肝患者可以结婚和生育,但最好在婚前通过积极治疗将乙肝转为小三阳或单纯乙肝病毒携带者。
如果乙肝患者原先病情较重,身体不适,经过积极正规的治疗,获得临床治愈,病情稳定一年以上,肝功能始终正常且身体无任何不适,这时也可以结婚生育。此外,如果是乙肝患者配偶,须进行“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等检查,并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阻隔乙肝病毒传染最有效的方法。
此外,乙肝患者是可以怀孕的,但一定要选择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维持半年以上的最佳时机再怀孕。
乙肝患者一旦发现怀孕,应终止使用各种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定期到医院进行孕期体检,了解肝功能变化情况。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不要盲目进补。主张均衡营养,食量要适中,避免体重增加过快,形成脂肪肝或造成肝脏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不要超过24小时),并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乙肝疫苗注射,进行联合免疫阻断。即在24小时内完成新生儿的一侧臀部注射免疫球蛋白,同时在另一侧臀部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这样婴儿基本上能避免通过哺乳染上乙肝病毒,仍应该注意的是,乳头有出血和溃疡都不宜用母乳喂养,且哺乳前母亲的双手应消毒。
此外,在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共三次乙肝疫苗接种。由于婴儿生病或其他外因,不能按时接种第二针或第三针也不用太担心,晚几天接种也可以。在三针乙肝疫苗里,只有第一针必须按时接种。注射疫苗可使95%以上的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
因为婴儿体内有免疫球蛋白,很可能会导致抗体结果不准确,所以不需要过早检测抗体。等宝宝周岁后,可以去医院检验科验血。如果宝宝血液里有乙肝表面抗体,且没有乙肝表面抗原,就说明宝宝基本已经得到充分保护。
六、乙肝的并发症有哪些?
乙肝的并发症较多,不容小觑。除了常见的肝原性糖尿病、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外,还会累及其他脏器,需要引起重视。
肝炎病人还可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这是因为肝炎病毒直接侵犯胆道系统或是由于肝炎影响胆汁分泌,使分泌量减少和胆汁成分改变所致。肝炎病人还可表现为视力疲劳、眼睛干涩、复视、角膜浅层溃疡、视网膜静脉扩张等。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可合并有干燥综合征等。
七、乙肝病毒感染能完全治愈吗?
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以后,可能出现两种结局。一部分人通过免疫系统清除HBV,从而产生乙肝抗体,这是自然自愈[4],也可能通过药物辅助治疗,实现乙型肝炎的治愈。另一部分人,不管是否有药物的治疗,持续感染HBV超过6个月,人体仍不能完全清除HBV,则转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目前为止,尚未开发出根治乙肝的药物。乙肝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护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关键的是抗病毒治疗。乙肝患者应该去正规医院进行诊治,不要相信所谓“根治”、“彻底转阴”的“秘方”、“偏方”,不然会延误病情。
八、乙肝患者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已有临床研究表明,HBV感染者罹患肝癌的几率比HBV阴性者要高11倍。因此,乙肝阳性的患者一定要做好健康管理,呵护我们脆弱的“肝宝贝”。
乙肝患者需要健康饮食、生活规律及定期体检[5]。这里重点提醒的就是定期体检,包括乙肝五项、HBV-DNA、肝功能和肝脏超声等检查。如果已经有肝硬化的表现,则需要进一步检测甲胎蛋白、肝脏纤维化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症状不能判断乙肝疾病的严重程度,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联系也可能不密切。例如有的肝炎患者转氨酶非常高,但身体上只是感觉疲乏,误以为是熬夜等造成的,甚至有一部分患者没有任何感觉。有的患者症状严重,但是检测指标显示炎症轻微,这可能是心里因素导致的癔症。
综上,乙肝患者不能盲目相信自我感觉,做好健康管理的关键就是定期体检,外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了上面的这几点,就可以将HBV感染对健康的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