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体的脊柱由26块叫做椎骨的骨头组成。在这26块骨头之间,有很多柔软的圆盘,就是椎间盘。
椎间盘具有缓冲和固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会分解和退化,会失去它的缓冲作用。如果受到过度压力,椎间盘被挤压后,就会压迫神经,或者纤维环破裂后里面果冻状的髓核漏出刺激神经,就会引发局部组织出现炎症,进而导致腰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这在临床被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
治疗原则:大部分腰突症的患者经保守治疗症状均能得到改善。因此,非手术治疗是不伴有显著神经损害的腰突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突出的椎间盘随时间推移,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从而使得疼痛等症状得到改善。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约为80~90%。
因为腰突症的主要症状是疼痛,所以,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腰骶神经根病变情况,短期减轻疼痛。腰突症引发的疼痛按照病程时间可以分为三类:
急性(小于1个月);
亚急性(1-3个月);
和慢性(大于3个月)。
通常发生腰突后的急性期疼痛和炎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需要进行对症治疗,此时可以选择的药物包括:
非甾体抗炎药和对乙酰氨基酚
没有胃部、心血管或者肾脏疾病的腰突症患者首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主要包括布洛芬、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双氯芬酸等。
比如可以选择布洛芬单次400~800mg,每8个小时口服一次。如果发现使用非甾体药物后出现了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可以换用对乙酰氨基酚,也就是俗称的“扑热息痛”。
对乙酰氨基酚对于肝脏功能正常的患者安全性比较好,但如果有肝脏疾病或者肝功能异常的情况,则需要在医生和药师的谨慎评估下决定是否可以使用。
出于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考虑,建议这类药物治疗腰突症首先使用1到2周的时间,之后需要医务人员评估是否可以继续使用下去。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包括了像地塞米松、强的松、甲泼尼龙等。因为这类药物具有很强大的抗炎作用,所以很多人觉得用于腰突症效果也不错,会通过口服或去医院挂水的方式使用。
实际上,口服和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对腰突症疼痛的治疗效果有限,如果使用不当还会引发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和代谢紊乱的风险,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使用还会增加消化道出血的几率。
必要的情况下,去医院也可能使用到硬膜外阻滞的治疗方式缓解症状。硬膜外阻滞注射是指将糖皮质激素注射进入腰椎管内,神经根周围,来直接快速消除神经根周围的炎症。
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通常更适用于持续性的慢性疼痛,通常是保守治疗6周以上症状仍未有效缓解,同时不适宜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这种给药方式可以暂时缓解背痛和腿部疼痛症状,对坐骨神经痛也有一定效果,但也不是对所有病人都有效,如果第一次尝试硬膜外注射没有能够改善症状,那以后也不建议再使用了。
同时,也不建议长期使用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的方式,最多注射3次,因为长期注射效果并不好。
阿片类药物
有的人可能会问,我痛的实在是受不了,能不能吃点吗啡,或者打一针杜冷丁呢?
实际情况是,目前尽管阿片类药物对于其他药物不能控制疼痛的腰突症有较强的止痛效果,但考虑阿片类药物长期使用有成瘾的风险,还可能出现镇静、呼吸抑制、恶心和便秘等不良反应,通常不适宜腰突患者的疼痛治疗。
如果必须使用,则需要非常谨慎,而且对治疗疗程需要有所控制。建议有长期治疗需求的患者,应就诊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全面评估。
其他药物
乙哌立松等肌肉松弛剂、以及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与营养神经的药物等,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其对于腰突症的疼痛治疗有效。
综上,其实大家不难看出来,药物治疗对于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有限,也仅仅只能改善症状。想要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需要其他的辅助治疗方式,这包括:
(1)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但不主张长期卧床,第1周后或急性症状减轻后,就可以进行适当的、有规律的日常活动。
(2)热敷、针灸、按摩对缓解腰突症的症状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可以尝试。
(3)与非手术治疗相比,手术治疗通常能更快及更大程度地改善症状,外科医生评估为适合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
(4)有些腰突症患者,除了常见症状外,还会有双下肢及会阴部疼痛、感觉减退或麻木,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警惕马尾综合征可能,这是一种医疗急症,需要立刻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