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现4个症状,你可能便秘了
有人一天拉三次,有人三天拉一次……到底几天大便一次才算正常?
人体是有差异性的,每个人的排便次数和频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食物、全身系统疾病等等。
所以,大便一天几次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只要你每天都有屁放,肚子不胀气,那么一天3次大便,或者一周大便不小于3次,都是正常的。
那么,怎样才算便秘呢?并不是几天不拉或是大便干燥就叫便秘,如果你排便时出现了以下4种症状,说明你可能便秘了。
1、排便时间间隔长:排便间隔时间超过3天,可以算是便秘的范畴了。
2、费大力气排便:排便时特别用力,经常出一身汗,有可能一次排便就消耗大量体力。
3、排便不净:排了以后仍然觉得没有排干净,一直有便意。
4、排便耗时:排便并不爽利,经常要蹲10分钟以上厕所。
二、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便便拉不出来,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呢?
“原材料”不良:食物中的水分、膳食纤维过少,在便便形成的过程中,水分不断流失,造成便便又干又硬,不好成型,无法顺利运输。
摄入的“原材料”过少:吃进去的食物越少,便便的原料就越少。直肠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量才会给大脑发射“排泄”信号,若便便一直达不到标准量,直肠只好等便便攒够了,才能发射。
运输动力不足:便便的运输需要结肠、直肠、肛门都“使劲”。但如果运动过少、久坐不动,就会导致结肠蠕动缓慢,动力不足,直肠和肛门力量也会减弱,导致大便无法在肠道中蠕动,失去活力。
信号混乱:大脑负责接收直肠“信号”,并发号指令,让排泄系统协助排便。但若“控制中心”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就会忽视排便信号,并抑制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导致肠道细菌异常,引起便秘。
三、“黄金排便期”不要错过
大便是我们身体经过消化过滤后废弃的“毒素”,若一直无法排出毒素,毒素就会积蓄在肠胃里,因此想要保护好肠胃,每天排便非常重要。
当食物进入人体后,一般需要12个小时才会“造便”成功。
早上刚起床后,经过一夜的消化,食物残渣已经产生,所形成的粪便已贮存在直肠内。
如果早上没有及时排出,就会产生毒素。时间拖得越久,毒素也会越多。
所以,每天早晨起床或者早餐前的两个小时内是最好的排便时间。
四、如何让排便更“丝滑”?
正在被便秘问题困扰的朋友,到底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大便“制造”与“运输”的过程中,减少出错呢?
1、多喝水:大便的组成有7成都是水分,若身体缺水,大便的水分会优先被大肠吸收,导致大便干燥,无法顺利排便。
2、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不足,可能导致食物残渣、脂肪等堆积,致使肠道内膜脱落,而发生器官性病变。
应该多吃水果、蔬菜,也可考虑用土豆、地瓜等替代部分精白米面。
3、补充富含益生菌的食物:益生菌有调节肠道环境的作用,可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日常适当吃些酸奶、奶酪及其制品;泡菜、味噌、豆豉等发酵食物,都可以补充益生菌。
4、适当运动,不要久坐:大肠上分布着很多的平滑肌,它可以通过不停地缩放产生动力,把粪便运输到肛门,但若长期久坐,会导致平滑肌消极怠工,那么粪便很难在肠道中蠕动。
因此每天都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尽量多走走,多站站,刺激肌肉组织动力。
排便本身就是一种反射性活动,只要坚持定时排便一段时间,就可以逐步建立起排便反射条件,最终形成习惯,再配合规律、正确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排便就不再是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