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青春期男孩的妈妈: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听我的!
另一位女孩的妈妈:故意和我对着干,让她往东她往西,这是造的哪门子孽?
我想问: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听父母?
不懂家庭教育不可怕,不懂还在拼命管孩子的父母是最可怕的
家庭教育为什么如此重要?
你有没有听过:“打孩子怎么了?我们小时候哪个不是被打过来的?”每个人都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家庭教育会贯穿孩子的一生,甚至整个家族!
即便如此重,父母依然是唯一不用考试就可以上岗的职业!每个人凭借着自己的教育、文化背景,以及对于教育孩子的认识,对孩子施加管教。
有一位妈妈前来咨询,孩子在一个普通中学成绩靠前,老公做生意赚了些钱,觉得应该给孩子找个好的学校,于是花钱找关系进了私立学校的实验班,孩子不适应这里的节奏,每天熬夜也完不成作业,第二天哭着不去学校,她反过来说孩子:“我费劲给你找了这么好的学校,一点都不争气!”
当教育仅仅是凭感觉,凭意志,凭蛮力,却忽略了孩子的本身,那教育就已经变了味,就像下面父母的一些留言,是不是很可怕?可怜了孩子们!
父母要成为那个有能力帮助孩子的人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
没错,孩子比我们看起来更需要帮助!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内心充满困惑和矛盾,心理学上把这个时期叫“叛逆期”、“困难期”、“危机期”或“心理断乳期”。如果遇事父母仅仅是以暴制暴,孩子会更加叛逆,或极端。
就像前几个月武汉那位初中生的妈妈,不问青红皂白就打了孩子两耳光,孩子犹豫片刻,便纵身跳楼身亡,那位妈妈也会在悔恨中度过余生。
孩子为什么沉迷游戏,而不是学习?孩子为什么仇视父母,而不懂感恩?孩子为什么恐惧考试,而不会放平心态?等等的问题。
每个父母都可以看到孩子的诸多问题,但很少有父母会问自己,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就像上一段中的那位妈妈,凭着自己的意志给孩子转学,却忽略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从班里的尖子生到末等生的那种落差,自己的拼命的写作却也完不成的无助感。
也许他需要的就是妈妈温暖的一句话:“儿子,你太辛苦了,妈妈好心疼!”孩子就会燃起力量,因为他被尊重了。教育专家孙云晓也说到: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父母要去帮助孩子,而不是骂不会游泳的孩子有多懦弱,也不是对着溺水的孩子说:“谁叫你不会游泳了!”
每个孩子都需要帮助,而最合适的人选,就是你!
好的家庭教育,父母该如何做?
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 ——舒天丹
1、真正的家庭教育更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妈妈看着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约定的游戏时间超了几分钟,她便开始大发雷霆,一顿说教指责,孩子哭哭啼啼的应付完了作业。很多父母认为,这就是家庭教育,配合老师把孩子的学习抓好,但真正对孩子发挥影响力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要认为只有你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孩子。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等等这一切对孩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塑造良好的家风,家长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作用,这才是一更有意义的家庭教育。
2、教育孩子不是“听我的”,而是帮助孩子实现他的意愿
教育孩子首先要弄清楚:是实现父母的理想,还是实现孩子自身的愿望!
你想要的未必是孩子想要的,即使是孩子想要的他也不喜欢经别人之手,每个人都希望有掌控感。就像你希望掌控孩子一样,经验告诉我们,那是相当愚蠢的!
每个人都受自己原生家庭、教育背景、工作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有自己的认知、格局的局限性,在没有客观的了解孩子的前提下,不要轻易的和孩子说:“听我的!”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种树大王郭橐驼谈种树经验引起我们对教育的深思,树种得好,不是因为自己有能使树高大并繁茂的秘诀,而是因为自己依照了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而使它按自己的习性成长罢了。有的种树人或过于爱惜,或过于担心,早上看看,晚上摸摸。更严重的还要用指甲抓破树皮来检查它的死活、摇动树根来观察它是否结实……这种做法背离了树木原本的生长规律。表面上是爱护它,实际上却伤害了它。
3、教育中分清你我,孩子就会感受到自由、尊重和力量
今天一位家长私信我留言说,孩子注意力差,作业拖拖拉拉,全靠我督促,不盯着可怎么得了,作业还不得做到后半夜去?
是的,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焦虑:为什么我越管孩子,孩子越不学习?
我经常在咨询中问家长:“是不是你越操心的事情,孩子越做不好呢?”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包办”!
包办让孩子感受不到被尊重,认可,翻译过来就是:“你做的不行,要听我的!”而这也会让孩子丧失必须的行动力,先把作业应付完,至于对错,反正有妈妈检查呢!
当父母教育孩子过程中,有了“你”和“我”的界限区别,双方就会有各自的自由空间,彼此不会被干扰,父母只需要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温柔而坚定的双手!孩子从自由、被尊重中产生力量!
总之,要想成为优秀的父母,父母要成为安全感根据地,自信心的源头,正能量的化身,而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习管家!孩子“叛逆”,这也意味着成长,父母作为孩子最重要的人生导师,怎能不跟上孩子成长的节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