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规则”成了有极大争议的词。很多人认为孩子应该获得更多的自由,批判所有的规则;也有的家长认为规则就是给孩子一套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做不到以后就会变得“无法无天”。
很多父母看到这两种观点争论不清,好像都很有道理,自己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先不做评价,今天,我们来严肃地聊聊规则!
1、到底什么是规则
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孩子规则意识的形成经过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是儿童逐渐对成人制定的规则认同、接纳并最终内化的结果。
这个定义的重点在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规则认同、接纳并最终内化。
所以,如果规则没有完成自律,总是被强迫被命令,那么,规则意识并没有形成。
孩子最初并不会遵守规则,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生活,慢慢孩子幵始遵守一些规则,主要是出于对父母特有的权威感和强制性的服从。
例如,我们要求孩子晚上睡觉前刷牙,这开始完全是父母提出的规则,孩子对规则实施意义不理解,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做,如果不监督经常会出现违规行为。
皮亚杰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则内化理论,当孩子把外部规范要求变成自觉的行为准则,我们通常可以认为这就形成了规则意识。
我们不需要每天提醒他们要刷牙,他们自己就会去做,一方面因为孩子在每天的练习当中越来越熟练,并且形成了习惯,而另一方面,孩子可能认为父母说的“刷牙以后牙就不会长虫子了”是对的,所以孩子内化了父母的规则。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容易从情感上接受成人的观点和要求,这就是规则内化的过程,也是规则意识的形成过程。
在孩子对规则内化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是孩子内心活动:
孩子在是否要遵守规则方面可能有很多想法和感受:我为什么要遵守规则呢?“如果我不遵守会被惩罚吗?”“我不刷牙爸妈不开心?”或是“我刷牙了妈妈会很高兴吗?”;
“我遵守这个规则对我来说有什么价值?好处?或者是别人的赞扬肯定?”像孩子在内在心理活动中的思想矛盾和情绪反应,都会影响到他们规则内化,以及规则意识的形成。
2、遵守规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让4岁的儿童家长填写一个关于他们的家庭在各领域的习惯及生活规律,如:晚餐时间、睡觉时间、周末的活动安排等方面的问卷。
经过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4岁时家庭秩序建立较好的儿童8岁时的数学水平较其他儿童更高。
2004年一项对5岁幼儿的研究中,研究者首先让12名教师评估91名家庭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同时要求幼儿的家长对其家庭常规问题进行问答。
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越规律的儿童,协作性越高,对学习活动更感兴趣,并能够积极参与协作活动。
再来看一个研究,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在对139名孩子,分别在4岁、9岁和15岁三个年龄阶段长期跟踪研究发现:
第一种情况:
父母在孩子年幼时会对孩子提出许多合理的要求,并且会谨慎地说明要求孩子遵守的理由,立下清晰的规矩并贯彻始终。
结果:孩子愿意内化父母立下的规则,当孩子的规则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时,孩子的学习能力更强,而且社会能力也发展的更出色。
第二种情况:
父母在孩子年幼时很少给孩子设立规则,让孩子做几乎一切自己想做的事,对孩子的行为不加约束,丧失了父母的权威感,孩子的规则意识发展的很薄弱。
结果:当这些孩子成长为青少年后,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就动机相对较低。
第三种情况:
父母在孩子年幼时依靠惩罚和强制性策略来维护规则,很少向孩子解释遵从这些规则的原因,并要求孩子严格遵守,孩子的规则意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内心有很多的冲突。
结果:这些孩子到青少年时期较少出现行为问题,但他们会更难内化利社会价值,并且感觉自己的想法不重要,更加关心的是自己是否能够得到其他人的认可。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❶ 从小建立规则和规则意识是非常重要。
❷ 建立规则和执行规则的方法也非常重要。 如果在建立规则的过程中,只重视了“他律”,强调了父母的权威,而没有帮助孩子建立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效果也不好。
在我们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之后,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首先,父母内心对规则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孩子需要有规则意识,并且符合孩子年龄特征。
3岁左右,孩子逐步发展出自我管理的能力,知道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需要完成自己洗漱、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睡觉的活动。
随着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开始萌芽,孩子知道玩玩具时谁先拿到谁先玩的规则、别人睡觉的时候不能吵闹的规则,有礼貌的打招呼,做错了说对不起,别人帮助自己说谢谢,这些都是孩子有规则意识的体现。
当孩子进入到新环境中,也在学习规则。进入博物馆参观,要排队买票;看电影,不能大声说话;去室内游乐场,需要拖鞋;去游泳,要换泳装;去幼儿园,要带上要求的用品等,这些也都是孩子具有规则意识的体现。
其次,规则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发展特点,从生活习惯和社交习惯开始,不能多,需要慢慢稳定。规则要直观、形象化、不宜多、保持一致性。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想一些容易提醒的标致,例如用图画或者照片的方式,贴在鞋柜旁边来提醒等等。最好是3个,最多不超过5个规则。超过五条的规则会失效,孩子们会感受到太多的束缚和要求,并且容易混淆和忘记。
伦敦心理学研究所Frances Gardner教授通过对家庭中母亲和孩子的互动,发现家庭中规则的前后不一致会使亲子冲突发生频率显著升高。
一些父母看到孩子行为变化,就觉得规则真有用,就开始想任意的增加或者改变规则。孩子行为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而随意变规则,会导致孩子还没有把偶然行为转变成为一种习惯时,又需要去适应另外一种要求。
3、如何正确让孩子遵守规则
父母通过行为示范,关注孩子的感受,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父母对孩子的高回应度有助于规则的内化。
爱荷华大学的科汉斯卡教授(Kochanska)从父母与孩子对彼此的回应的角度,研究这个维度对孩子规则的内化影响。
她观察了孩子分别在2岁半以及4岁半时和母亲玩耍的场景,记录了母亲对孩子的回应度,以及母亲使用权利发布命令的次数,包括动作(例如拿走玩具)和语言(直接的命令)两个方面。
最后记录了孩子对规则的内化效果。孩子对规则的内化效果通过在母亲不在场时孩子是否会遵守规则,是否拒绝破坏规则,以及母亲报告孩子在家中对规则的遵守情况来衡量。
研究发现,那些回应度高的母亲同时也更少使用权利对孩子发布命令,她们的孩子也拥有更好的内化规则的能力,这可能是因为那些回应度高的父母不太需要通过权利来控制孩子的行为,孩子是和父母一起做事而不是在反抗父母。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父母对孩子有更高的回应度,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将规则内化,形成规则意识。
这也不难理解,当父母关注并及时的回应孩子,孩子和父母之间能够形成合作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孩子自然更愿意按照父母说的做。
当孩子们开始学习这些规则的时候,我们需要用语言做到暗示“这是你自己的事,这是你自己做到的。”
帮助孩子意识到这是他的决定,而不是来自成年人的命令;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你能这么快完成吃饭,别人都在赞扬你”,“因为你这样做了,帮助到别人。”
通过这样的行为提升孩子的感受,当他们意识到这些行为的价值,并且自己做起来熟练之后,就能成为“自律”的行为了。
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我们需要做的事就会难很多。需要父母首先通过他律,让他明白之前的行为是错误的,而现在必须要做一个改变。
这个过程比较艰难,在父母使用权威要求的时候,更需要呼应孩子的感受,当孩子行为改变时,让他内心感受到价值,才能扭转过来。
很多父母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之前没有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当自己醒悟过来,就只会用强压的方式,而忽略孩子内心感受的需要。
规则的设定在孩子最初3年会最困难,但坚持规则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快乐。
孩子会经常试探、挑战规则,如果我们妥协更改了规则,孩子会感到规则是可以被突破的,只要自己闹得够厉害。
美国的教育专家给出了一条建议,当3岁左右的孩子做了任何让你头疼的事情,你都要问自己:“如果他现在8岁,我会让他这样做吗?”如果你的答案是不,那就要阻止他。
最后延展一下,成年人很多行为的变化也是“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比如运动、看书,还有现在盛行的打卡。不都是因为自律不行,才他律吗?而最后的效果就是希望能够形成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