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网上流传了一个视频,北京某所高校的一位副教授怒吼,说:“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教育是用来分层的?”我看到有一个留言说:“你看看你周围的竞争,上普高都那么难,还用别人告诉你吗?”
因为教育和社会分层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又很难以用简单的话语说清。我对此也是关注了很久,但是一直不太便于把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化地来讨论。我想今天就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教育和社会分层的问题。
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由来已久,在现代社会逐渐加剧
我们要认识到,学校教育客观上的确具有两种不同的功能:是筛选还是培养,是育分还是育人。应该强调的是,教育在本质上,它是一个文明教化的系统,是一个树人育人的过程。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在国家用法律规定的保障性的教育中,禁止竞争、选拔和淘汰,不应该把它过早的引入儿童的生活。但是在义务教育之后,教育客观上还是具有筛选和社会分层的功能,包括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因为这不是保障性的教育机会,而是竞争性的教育机会,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来选拔学生的。通过筛选和分流,使得学生通往不同的职业轨道。一般而言,儿童分流的时间越晚,就越有利于社会公平。所以,除了像多数欧洲国家是实行早期分流的,像美国和中国都是到高中阶段,也就是义务教育之后,再进行分流。也有很多地方正在不断地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也是出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因。
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由来已久,在现代社会逐渐加剧。过去社会中的阶级和阶层的形成,主要是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比如说是世袭制,如子承父业传统。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它主要是以财产、社会声望和职业为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志。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教育的普及,经济的转型,白领阶层的出现,使得现代社会越来越具有一种“学历社会”的特点。也就是说,知识程度和学历日益成为阶层区分的重要标识。学历已经成为获得优越的社会地位和高收入的通行证,所以围绕学历的竞争日益激烈。
要区分是教育的社会问题,还是社会的教育问题
教育的两重性还体现在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变革、打破阶层固化的能动作用,又具有通过社会分层来制造社会阶层的功能,同时也对通过教育公平来促进社会公平寄予厚望。
到底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孰为因果,一直是争论不清的问题。我们应当承认,教育还是从属于社会系统的,它是社会整体的政治经济结构的一部分,社会越公平,教育也越公平,相反也是如此。因此我们经常说要区分是教育的社会问题,还是社会的教育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就教育谈教育,这样的话很多问题是谈不通的。如果是社会问题的话,很难单独靠教育自身来解决。
比如我们讨论一下关于职业教育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大家很恐惧去上职高,而普高的竞争成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因为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不高,职业待遇偏低,缺乏吸引力。这个问题的解决又不完全是靠学校教育能够解决的,涉及到企业的制度、劳动力市场等问题。那么教育有没有问题呢?所以我们“话要分两方面说”,教育有教育自己的问题,而且问题也很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资源主要放在研究型大学,放在高等教育的宝塔尖上,对职业教育缺乏必要的重视和投入。比如说在高校扩招之后,大专和高职院校集中了最多的农村子弟和贫寒子弟,但是他们要支付的学费远远比研究性大学要高得多。这是什么道理?这不就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加剧了马太效应。
如何破除学历社会“唯学历”的弊端是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参与讨论解决的一个课题。我们曾经用过革命的方式,通过取消考试,根据政治成分和家庭出身来分配教育机会,以此扩大劳动人民子弟的教育权利。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是不可取的。它是在社会公平的这个口号下,剥夺了另外一部分人的教育机会,而且这种方式降低了全社会的知识和学术的水平,从而使全社会受损。所以在恢复高考以后,取消了按照政治身份确定教育机会的这种身份制度。但是它仍旧造成了一个后果,即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性重新凸显。在以分数为门槛的时候,肯定是社会优势阶层的家庭和子女获得了更大的优势。所以如何保障和扩大农村学生、贫寒子弟的教育机会,仍然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不要把宏观的社会解释理论作为个人选择的依据
讨论到教育和社会分层还有一个非常令人关注的问题,就是整个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一直在研究和关注的,影响一个人日后的社会成就和经济收入的主要因素究竟是什么。对此,国外已有长期的跟踪调查,无论是法国的、美国的、日本的,结论都是令人有些沮丧的。调查发现,父母的教育程度和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即家庭的文化资本对于孩子的学业和未来成就有重大影响。其实这个说法中国也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说法,说的文雅一点是“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凸显的都是家庭的文化资本的重大影响,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的重大的影响就是中国特定的问题,就是孩子的生长环境或者居住地,孩子是在城市、乡镇还是在农村接受的教育,差异非常巨大。所以我想,这才是最深刻、最严重的一个教育公平问题。有许多北京的白领会因为自己的孩子没有进入人大附中或清华附中而抱怨不公平,我们可以想想在北京之外的广大中小城市的学生和更为广大的农村的学生,我们是不是应该感到,生活在北京已经是非常幸运了。这是一个视角。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度我也希望跟大家共享——我们不要把这种宏观的社会解释理论作为个人选择的依据。个人选择是一种微观的教育行为,跟宏观的社会理论有关联,但并不是一回事。事物有大规律、小规律,大环境、小环境,大趋势、小趋势,大道理、小道理,具体到一个家庭和个人的教育选择,我们还是要多看小趋势,多讲小道理。就好像我们不会通过看长期经济形势预测、价格指数来确定今天到底买什么菜,因为这大致上是两回事。
虽然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平民,都是普通人,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有选择地决定教育行为。
我们要意识到,在一个人的成才成功之道背后,有一些重要的因素,有些是可以改变的,有些是难以改变的。
第一个因素,刚才讲到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背景和家长的教育程度等,这是无法选择的。
第二个因素是是个人禀赋,个人禀赋虽然是不可选择的,但是已经为个人提供了一种机会。比如说,如果你家里有三五个孩子的话,你就会发现,每个人的天资特长是很不相同的。在过去,农村的人说,一个笼子里有一只鸡会叫就行了,这是说,不需要所有孩子都去上学,有的人去当兵,有的人去经商,有的人在家里种田,给父母养老。每个人的禀赋是不一样的。
第三个因素是是个人的努力。即便你的家庭背景很好,你的天资很聪明,但是你不努力,最后走上邪门歪道,照样也没有什么成功。
第四个很重要的因素,运气,或者说机会。比如说,1977年恢复高考就是一个巨大的运气,赶上这一波高考的人,命运也就改变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个人的成功因素当中,有一些是个人可以控制的,有些是不可控的,但是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大环境好还是不太好,个人努力都是具有决定性的,永远是重要的,不能因为教育选拔和分层的功能就怨天尤人。每一个时代无论它的环境和社会如何,总是有成功者,有逆袭者。我们经常说的另外一句话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还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琢之磨之,玉汝于成”。这些都是说明个人努力对于个人命运的巨大作用。
随着互联网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目前比较刻板单一的考试录取制度也正在逐步地改变,最终有可能会为每一个人发挥自己的天性、成长成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