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金融 >

米店小工开始,走向逆袭之路

2021-03-04 19:17
王永庆:从米店起家做到台湾首富,留下400亿巨款子女无法取出

谈起“经营之神”,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日本的松下幸之助。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后,松下品牌的电子和家电产品在中国的风靡,其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经营之神的名号也变得家喻户晓。

但其实在我国台湾地区,也有一位经营之神,他就是台塑的创始人王永庆。王永庆本人在世时常年蝉联台湾地区的首富的宝座,2008年他的突然离世所引起的遗产风波,更是到现在还没有落下帷幕。

米店小工开始,走向逆袭之路

和大多数台湾人一样,王永庆的家族也来自大陆,祖籍福建安溪,是个山城。王永庆的曾祖父一辈,因为生活难以为继,全家人孤注一掷,一起渡海来到台湾岛。

一番颠沛流离之后,最后落脚于台北附近新店直谭,并开始以种植茶叶为生。三代下来,虽然生计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但也没有多余的富贵,还是贫困的很

王永庆:从米店起家做到台湾首富,留下400亿巨款子女无法取出

1917年,王永庆出生于这个清贫普通的家庭,等到了7岁,家里只是翻出一文钱,给他买了一支笔,便送进了小学。和很多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一样,王永庆自小便是一个吃苦耐劳同时懂事的孩子。

小学毕业后的王永庆因为家里贫困,没有坚持继续升学,而是决定出去挣钱补贴家用。1931年,年仅14岁的王永庆独自一人,背井离乡来到台湾东南部的嘉义的一家米店当小工,日常工作主要是帮店里往各处送米。

成功人士还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永远不会甘于在原地徘徊,时刻酝酿着突破现状。王永庆在送米之余,开始暗中观察老板如何做生意、米店又如何经营。

不到一年,聪明有头脑的王永庆便已经窥探出其中的门路。于是第二年,仅仅当了一年小工的王永庆便靠着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工钱,并且又从亲朋好友那里借了一些后凑了200块,在嘉义开了一家自己的米店

王永庆的米店很快经营得有声有色,并且不久后又马上开了一家碾米厂,打通了自己的上游。

王永庆:从米店起家做到台湾首富,留下400亿巨款子女无法取出

而作为日后的“经营之神”,王永庆自然不会把眼光局限于米店上。在淘到了第一桶金后,他很快发现因为当时很多人盖砖房,砖的需求量很大。

于是他又开设砖厂和砖店,并且特地搬到板桥地区,只因为那里更容易取得烧砖用的煤炭,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而后,王永庆又进一步进军木材业。

到了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战后的建设需要特别契合王永庆的产业,让王永庆的事业又迎来了一次飞跃,很快身价就达到当时的五千万台币,以34岁之龄,年纪轻轻就在工商界闯出了自己一番天地

抓住历史机遇,成就首富之路

但这还都只是王永庆的起点。到了50年代年初,王永庆迎来了他历史性的机遇。

王永庆:从米店起家做到台湾首富,留下400亿巨款子女无法取出

台湾地区在那个时候推出了第一个四年计划,其中化工产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其中的PVC产业,得到了包括政府以及美国的大力支持。最开始感兴趣的是当时台湾化工业举足轻重的企业家,叫何义。

可是当何义远赴欧美和日本考察完毕后,认为台湾地区本身市场太小,而在台湾地区以外想要和欧美和日本等国的同类产品竞争,一来缺乏规模优势而导致成本价格的上升,二来从技术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和口碑上更是稍逊一筹,很难打开局面。

于是何义最终放弃了这一项目。而当时的王永庆,还是个化工产业的外行,连什么是PVC都不知道,更无从谈起涉足这一产业。但是何义的放弃使得王永庆获得了这一他一生最大的机遇

机遇总是夹在时间的缝隙里,在人们面前一晃而过,需要的是发现它的眼光和抓住他的勇气。当时的“工业委员会”因为何义的放弃,开始转而向其他企业家推荐这一项目,然而兴趣者寥寥。而当王永庆得知这一项目后,对PVC产生了好奇心。

王永庆:从米店起家做到台湾首富,留下400亿巨款子女无法取出

经过研究,他认为一方面相比金属、木材等其他材料,塑胶产品的低成本和易加工性,将来社会生活中一定会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肯定大有前途;

另一方面,这一项目技术和资金方面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又能从政府那里拿到很多优惠措施,机会难得,现在不做将来再进入,将会更难。于是王永庆决定铤而走险,接受了这一项目,抓住了这一历史性的机遇。

机遇这个东西,并不是一抓就牢的,倘若信心不够坚定,稍一松手,就会从指缝里溜走。王永庆决定投资后,周围没有人可以理解。

一个化工的门外汉,居然想做化工这一技术产业,实在是异想天开,只怕落得人财两空,倾家荡产。但王永庆认为戴着安全帽做生意,连生意的边都沾不上。他决心已定,风险再大,他也愿意担着

王永庆:从米店起家做到台湾首富,留下400亿巨款子女无法取出

1954年,王永庆在高雄注册了新的公司“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的台塑。按照计划,王永庆需要自筹资金50万美元,而由美国援助60~70万,投产后预计月产100吨PVC粉。

筹建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因为美国竞争对手的干扰,甚至收到了美方准备暂停援助的电报,后来在政府的斡旋下,台塑的厂房终于于1957年3月落成并投入生产。

投产之后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就如何义当初担心的,因为塑胶加工业者对台塑生产的PVC粉的质量的报以疑虑,以及成本因素,台塑的PVC粉一度积压如山,完全没有销路。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经营之神”王永庆走了一条有违常理的路

他非但没有缩减生产,反而极大地扩大生产,同时自建塑胶加工厂,购买先进设备和技术,用优秀的产品直接面向客户,走垂直领域发展的模式。

这一切都需要巨大的投入和资金,很多股东选择了退出,但是王永庆选择购买他们的全部股权,破釜沉舟。要么是彻底的成功,要么是彻底的失败。之后,台塑成功了。

王永庆:从米店起家做到台湾首富,留下400亿巨款子女无法取出

1978年,台塑的总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成为当时台湾地区最大的民营企业。而后,台塑更是走向世界,跻身世界500强。而王永庆也当之无愧的的成为台湾地区首富。他独特的经营理念,也让台湾地区整个工业界受益良多。

热爱慈善却突然离世,留下遗产风波

90年代以来,王永庆积极投资大陆的同时,更是积极做慈善,他希望他的财富可以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面。他相继兴建了四千多所希望小学,他的目标是一万所。2008年的汶川地震,王永庆大笔一挥就捐了一亿人民币

然而就在同年,92岁高龄的王永庆在美国出差的时候突发心脏病离世。因为走得突然,甚至没有来得及立遗嘱。而后子女们在清理遗产的时候,惊人的发现王永庆居然在瑞士银行存有400亿的巨款

王永庆:从米店起家做到台湾首富,留下400亿巨款子女无法取出

这么一大笔先前家族内无人知晓的资产,王永庆到底想要拿来做什么呢?个中缘由众生纷纭,有说王永庆为了照顾在外的私生子女,有说是王为了躲避台湾地区高达50%的遗产税,但人已逝世,“经营之神”的独特想法,没有人可以轻易琢磨得透

而因为王永庆的突然离世,以及瑞士银行严格的规定,针对这笔财产王永庆的子女们没有得到过法律意义上的授权,即使已经通过法院针对瑞士银行发起了诉讼,至今仍然无法取回。王永庆的子女们自然已经继承了台塑庞大的产业,但豪门果然是有豪门的烦恼。

王永庆先生的一生颇为传奇,无愧为“经营之神”。与现在的很多富豪不同,他的产业遍布实业,从不投机取巧。而所谓“经营之神”,不只企业是经营得好,更多的是其经营理念能影响整个社会的产业经营和格局,能推动的社会经济极大的发展

王永庆:从米店起家做到台湾首富,留下400亿巨款子女无法取出

王永庆的台塑无疑在台湾地区成为亚洲四小龙的进程中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而其经营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包括郭台铭在内的下一代企业家。

而王永庆先生的经营理念不光属于台湾地区,郭台铭曾说过“艰、苦、卓、绝”是王永庆一生的最佳写照,这无疑也是属于自近代以来,中国爱国实业家们的最佳写照。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