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我国央行黄金储备规模已达7046万盎司,比8月末的6962万盎司增加了84万盎司,且是历史上首次突破7000万盎司大关。
连续11个月增持
记者留意到,这是自2022年11月份以来,央行黄金储备规模连续第11个月呈现正增长。通联数据Datayes!的统计显示,在2019年9月至2022年10月间,央行的黄金储备规模一直维持在6264万盎司不变。但从2022年11月开始,其规模数据出现持续增加,且递增幅度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具体来看,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央行的黄金储备规模分别为6367万盎司、6464万盎司、6512万盎司、6592万盎司、6650万盎司、6676万盎司、6727万盎司、6795万盎司、6869万盎司、6962万盎司、7046万盎司。也就是说,在11个月的时间里,央行黄金储备累计增加了782万盎司,并一举突破7000万盎司大关,达到7046万盎司。
在我国央行黄金储备规模持续增加的同时,全球央行也掀起了购金热潮。据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在今年上半年全球央行购金量达到创纪录的387吨后,各国央行在7、8月份继续大规模购买黄金,其中8月份购买77吨黄金,环比7月增加了38%。
虽然我国央行黄金储备规模连续11个月正增长且突破了7000万盎司,但黄金储备数据在官方总储备的占比仅4%,仍然远低于一些黄金储备较多的国家。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底,黄金储备较多的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五个国家,其黄金储备占总储备的比例分别为68.8%、67.9%、65.1%、66.8%、25%。我国央行黄金储备排在第7位,但在总储备中的占比却仅有4%。
那么,在经过11个月连续正增长后,我国央行还会继续增持黄金储备吗?
“我们认为,短期之内我国大概率还将继续增持黄金储备。”10月8日,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称。他同时表示,之所以做出这一判断,最主要的依据有两个:“第一,美联储持续加息,在短期拉升美元指数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美国宏观经济形成较大压力,进而在中长期对美元指数形成利空。黄金与美元一样,均属于货币范畴,二者具有替代关系。在中长期美元指数下行的背景下,黄金的替代效应凸显,包括央行在内的市场对黄金的需求量上升。第二,我们认为,国际金价大概率会呈现‘中短期上行,中期承压,长期上行’的走势,具有‘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特征。在此背景下,增持黄金具有较强的保值增值功能,对我国官方储备资产形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