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精品文物专题展“园说Ⅴ —— 南北名园 和合竞秀”9月26日在颐和园博物馆、德和园扮戏楼启幕。展览汇集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杭州西湖博物馆、颐和园等20家文博单位的各类展品147件(套),游客通过书画、玉器、瓷器、古籍、服饰等美轮美奂的文物展品,可以感悟到中国园林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君子比德”哲学思想。
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将在京开幕,“园说Ⅴ”展览是其中十项活动之一。据策展人介绍,中国古典园林源远流长,自商周时代“囿”的出现,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造园名家巧夺天工的设计理念、能工巧匠精益求精的工艺水准、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雅韵逸趣,融合了南北园林的文化要义与精神向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北名园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此外展览还辅以沙盘、多媒体互动、情景再现等现代科技技术,为观众打造沉浸式古典园林的东方美学意境。
展览分为3个单元,分别为名园相望、山水共融、南北合鸣。展期为2023年9月26日至2024年1月7日(每周一闭馆)。设立颐和园博物馆与德和园两个展区。展览同时开通“云上”观展与重点文物电子导览,游客既可展厅参观,也可线上观展。展览现场设多场园林竞秀、园风有形、园瓷凝韵等科普社教活动,供游客参与体验。
看点1:荟萃中国南北名园,电子屏展示“甄嬛”庆寿图
展览的第一单元题为“名园相望”,重点介绍了明清以来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达巅峰时期的南北名园,展区共介绍了16座南北名园,除颐和园之外的中国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承德避暑山庄也都有专门的篇章进行介绍。
展厅内的沙盘以光绪时期《清代京杭运河全图》为底图,展示了大运河沿岸的南北古典园林。沙盘浓缩运河水系,展示沿线城镇21处、点亮名园54处,河如玉带,园似明珠,串珠成链,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华园林胜景。
沙盘的对面是一块巨幅的电子屏,屏幕分为左右两部分,滚动播放展现江南园林的《姑苏繁华图》《康熙南巡图》《西湖十景图》三幅园林画卷与展现北方园林的《万寿庆典图》《盘山十六景图》两幅画卷。
《姑苏繁华图》(题跋中称其为《盛世滋生图》)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创作的一幅纸本画作,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描绘了当时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代表皇家园林的《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是研究乾隆时期“清漪园”的重要图片资料,通过照图中园林景致和现在的“颐和园”,可清楚分辨出乾隆时期的清漪园与慈禧重修建颐和园之间园林景致与景观建筑的变更。其中让观众感兴趣的一点是没有出现在画中的崇庆皇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太后,也是文艺作品中甄嬛的原型。
看点2:以狮子林、千尺雪为主题,解读园林美学观念
博物馆东西配殿为展览的第二单元“山水共融”,分别以“狮子林”“千尺雪”为主题介绍古典园林叠山、理水的造园手法与美学观念。
西配殿用了12件南北园林的关于狮子林的展品,还通过南北园林中同样命名为狮子林景区的对比,体现南北园林仿中有创、仿创相宜的写仿造园手法。狮子林始建于元代,是元代寺庙园林的典型代表,也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最早的狮子林是一座通过文人眼光与手法打造的佛教寺院园林,建成后的一段时间里,它不仅作为狮林寺的附属园林,也是诸多文人聚会酬唱的场所。
西配殿以四处皆由“千尺雪”命名的景观为例,介绍南北园林共有的“因山就势”“随曲合方”的园林写意风格。千尺雪是园林史上极负盛名的系列景观,共有四处。其中,原型寒山千尺雪位于苏州寒山别业,为晚明高士赵宧光所创。寒山别业建成后几年之间,成为备受欢迎的苏州名胜。另外3处藏身于帝王之家。清代乾隆皇帝首次南巡回京后,于西苑淑清院、热河行宫避暑山庄、盘山行宫静寄山庄各仿其景,皆命名为千尺雪。
展览还展出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清代《江南省行宫座落并各名胜图·千尺雪》。《江南省行宫座落并各名胜图》共计五册,一共一百零四图,描绘了淮安、扬州、苏州、南京、镇江等江南名胜及行宫等江苏境内的美景。图册的前身为《乾隆南巡驻跸图》,相当于乾隆皇帝南巡时使用的“导览手册”。清朝制度,皇帝经临御道与驻跸所在,地方官员要提前绘图,奏呈御览,这种图分段绘制,详细记载皇帝驻跸的地点、位置、史迹源流和周边山川名胜。由此可见,寒山千尺雪是乾隆南巡的目的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