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23年,人们很难再想起戏曲的高光时刻。不太说得出演员的名字,常年隐在妆容后的真实面容,大概也是记不清的。在年轻人热衷的时髦书店里,艺术类书籍摆了整整两行书架,绘画、电影、流行音乐,甚至设计、建筑都被摆在显眼位置,可就算翻到书架的最下面一层,也很难找出一本戏曲类的专著。
从1790年算起,徽班进京已经233年,经历了辉煌与没落。进入网络时代,传统戏曲面临着如何“走出梨园”的困境。
2017年,首届中国戏曲文化周落地北京丰台,至今连续举办七届。今年9月,在活动的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宣布,戏曲周将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实现全国各地348个剧种的全覆盖。
233年前的徽班进京带来了京剧的诞生和发展,自此,中华传统文化多了一个重要载体。200多年后,借由中国戏曲文化周的平台,外地戏班又一次“进京”。这一次,人们要回答的是传统戏曲的“破圈”难题与传承之问。
9月28日,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开幕,观众用手机记录台上京剧表演的精彩画面。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皮黄起、京剧生,“那时候看戏的人多”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一起,并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与另外两者早已消失在人类历史长河里相比,中国戏曲直到今天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可以说有着十分难得的生命力。
中国戏曲的诞生经历了长达数千年的漫长孕育。早在远古时代,氏族聚居的村落里产生了原始歌舞,并在敬神、娱神等宗教仪式中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原始形态的戏剧化表演活动。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等都是萌芽状态的戏曲。
进入唐代中后期,戏曲逐渐形成,并在宋元时期进一步发展与成熟。这一时期的戏曲已经开始综合运用歌唱、对白、舞蹈等形式,来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比较复杂的场景,以南方地区的南戏和北方地区的元杂剧最为流行。之所以受到欢迎,与其自身的艺术性有关,更与其表现的内容多是反映社会与时弊有关。经典元杂剧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至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