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活动在浙江绍兴举办,孙慰祖、崔寒柏等15位书家荣膺本届兰亭奖金、银、铜奖。作为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项和最高荣誉,历届的兰亭奖都备受书坛瞩目,本次兰亭奖评审最亮眼、最庞大的群体,要属35岁到50岁这个年龄段的中青年劲锐,这个群体构成了本届投稿作者的主体。此外,在总结往届兰亭奖审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第七届兰亭奖评审组委会制定了更为严谨科学的评审流程。
为了纠正书坛重技轻文、技道不均衡的状况,中国书协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杠杆,引领书坛扭转风气,展览评审就是其中重要手段之一。从本届兰亭奖征稿启事中就能看到端倪,比如评审要进行文字审读的表述,以及对入围者进行文化素养测试的表述。于是,在绍兴兰亭博物馆,人们见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入围作者面试。以网上连线方式,每个入围者抽一题,准备几分钟后,连线上场,由主考官提问,入围者现场作答,时间限制在5分钟内,评委在主考官后集体打分。这样的面试方式,无疑成为本届兰亭奖评审环节的一大亮点。古老的书法艺术和现代互联网传媒技术对接,既人性化——避免了全国各地作者赶往一地费时费财还有防疫安全问题,又跟上时代步伐,为今后书法界办活动延伸无限网络空间作了先行探索示范。
从徐渭展看书法的心法与技法
2021年是徐渭诞辰500周年,5月,同样是在绍兴,一场迄今规模最大、作品最优、参展单位最多的徐渭主题展“畸人青藤——徐渭书画作品展”在新落成的徐渭艺术馆开展。展厅中,《草书咏笔中堂》《行书群忘诗轴》《草书七绝》《草书咏月诗轴》等徐渭书法巨作,或正、或欹、或颠、或斜、或狂、或醉,恣肆飞扬,生气勃勃,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诚然,徐渭的书法风格与其狂放不羁的个性及环境密切相关,有专家指出,徐渭书法作品总体来说不同于晋唐法帖,也不同于同时期如文徵明、王宠、唐寅等人的风貌特点,其艺术性更高,写意性更足,但同时对传统法度的破坏力、反叛意识也更强,带有浓重的个人情绪色彩,且属于明显的心法大于技法。可以说,他的创作状态、作品样式、气格境界与他的情感跳跃、生命律动,以及人生观、文艺观等是紧密联系的,也是高度吻合的。
深挖徐渭大写意书风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的表现力,对于当下书坛,显然是有必要的。在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系列学术活动“兰亭论坛”上,西泠印社副社长李刚田就指出,当代书法创作有两种趋向,即极度精工与极度写意。极度精工者,每每以装饰化、技术化、工艺化取胜。在形质上求与古人相近,“克隆”范本,而笔墨的表现语言,没有适时的新变,没有创作激情的贯注,没有“人”的在场。极度写意者,则将书法变成视图,解构字法,夸张笔墨,使作品美术化、图案化,以图视性替代了书法的可读性,以技术性取代了文化性。李刚田认为:“这两种趋向都缺失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和美学精神,应引起警惕。这是时代给书法人提出的课题,这不是简单地在创作形式与技法乃至审美倾向上向古典回归,而是在保持和发展当代书法发展新成果的基础上,强化传统文化精神对书法的内在支撑力。”如此看来,传承丰厚的精神遗产、独立的文化品格以及本色创新的艺术表达,也许这才是正确面对古人的姿态,也是最应该向古人学习的地方。
记言录史 抒写百年“伟业”
挥毫致百年,浓墨谱华章。6月至7月,由中国文联、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举办的“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书法大展”相继亮相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这场持续数月的书法大展集合了全国书坛大家名家、骨干书家以及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专家、中国书协各团体会员书法工作者等共同参与。参展作品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宏观呈现,也有对革命先辈事迹的微观挖掘,还有当代书法艺术对珍贵革命历史文献的跨时空致敬。同时,中国书协与各团体会员联合主办的同主题大展也以联动之势相继开展,全国书坛掀起了一波波齐心向党、盛况空前的红色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