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文化 >

余秀华的文学道路充满苦难与悲伤

2022-01-06 17:34

  文学创作的道路总是充满生动与快乐的,

  

  从1998年的《印痕》开始,余秀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创作起来。

  

  从前历经的苦难与悲伤,仿佛一颗颗灵感的种子,埋藏在她的心里,而创作,便是催促种子长大的肥料和阳光。

  

  余秀华无视丈夫的冷嘲热讽,丈夫不懂她的“伤春悲秋”,不懂她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向往,但她并不在意。心无旁骛的诗人便能创作出更加动人的作品,一首首诗歌在她的笔下开花,留给她无限的遐想与憧憬。

  

  余秀华

  

  余秀华的文字,比起市面上很多文学系科班出身的创作者多了一份真情实感的,那是她对于过往二十几年的理解和感受。

  

  但比起一味的悲伤与哀叹,她的诗中又总能饱含希望与动人的阳光,震人心魄的力量更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令读者回味无穷。

  

  写诗的过程,更像是余秀华与命运对话的过程。诗章中的句子,有她没有经历过的美好,也有她曾经面对过的绝望,更多的是她对爱与幸福的憧憬。

  

  命运没有给自己的东西,余秀华可以自己给,沉浸在诗句中的她脆弱而强大,余秀华的内心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余秀华

  

  随着这些诗歌逐渐传播,余秀华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

  

  她的诗歌在大江南北流传开来,人们阅读诗句的同时,也一遍遍地去了解她诗句背后的人生。

  

  在她成名后的第二年,余秀华正式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她要与和自己共同生活了20年的丈夫彻底结束!

  

  余秀华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曾经一直伴随着余秀华的刺耳的声音再次响起,而现在的她,却多了一份坚定与从容。无良媒体为了博眼球,甚至主动联系余秀华的丈夫。

  

  面对这样的丈夫,余秀华再也不想选择忍耐,于是正面回应——

  

  对于“弃子”,余秀华坚决否认,而针对“抛夫”一词,余秀华霸气回怼:我有钱了,就应该养活他?他没有我就饿死了吗?

  

  余秀华的发言引来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女性朋友们十分支持余秀华的做法,认为这是新时代女性独立的典范。而余秀华本人却并不赞同。

  

  余秀华接受董卿采访

  

  经济独立和作品出名,让她有了改变自己“得过且过”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余秀华参与研讨发布会

  

  在她成名后的第二天,其实就有记者问过她: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余秀华便斩钉截铁地回答:离婚!

  

  婚姻这颗痛苦的种子在余秀华心中埋藏太久了,每次想起就引得她一阵难受,她一刻也不想继续忍耐。

  

  余秀华曾这样描述她与丈夫的生活状态:“他看到我在那里写诗,他觉得很烦;我看到他在那里坐着,我也很烦!”如此没有感情的两个人,结束早已是注定的事。在一起的时候并没有尊重和喜欢,又何必在分开后为自己加戏呢?

  

  “身份证我总是用到,比如生病住院,邮局取东西;残疾证我偶尔用到,比如申请低保;

  

  但是离婚证有什么用呢——我不再结婚,从此独身”

  

  成名后的余秀华还是继续产出优秀的作品,

  

  她的新作品并没有因为成名而改变,没有失去本来的色彩和风格

  

  ,似乎是她的“诗迷”们最最喜欢她的一点。

  

  余秀华家乡

  

  走过了那么多繁华的城市,开办了一场又一场的发布会,余秀华的内心却并没有觉得这些城市有什么不同,没有太多触动。

  

  她依然生活在那个小小的乡村,去感悟自己的生活

  

  ,颇有种“采菊东林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

  

  这是《诗刊》对于余秀华诗句的评价。如果要加一个比喻,那就是将一名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之间那么令人瞩目。

  

  其实,现代诗是很难的一种写作,有些诗人比如策兰和奥登等,没有讲解看都看不懂。诗人写得怎么样,还应该听听诗人和诗评者的论述,臧棣老师和香港廖伟棠还有沈浩波褒贬不一,各有各的看法,看一看都能丰富我们对诗歌的理解。

  

  其实,好的作品是可以引起共鸣,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的。在这方面,余秀华足以配得上“专家”这个名号。

  

  “脑瘫诗人”、“农民创作者”和一个个标签贴在余秀华的头上,成为媒体和新闻宣传的抬头。但是这样的宣传对于她而言是并不公平的,一个优秀的诗人不需要过多的限制条件来束缚,去掉这些标签,她依然诗意的栖息在这片大地上,创作着抚慰人心的动人文字。

  

  “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一个个标签撤掉,然后在人群中还能找到我”。

  

  不知道在她自己的心里,她是否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在她的书迷心中,我们似乎早已经忘记她的出身与身体状况,带着充满敬意的心,去感受她的每一篇作品。

  

  余秀华作品

  

  其实,其中的答案令人意外,余秀华选择写诗,是因为诗歌的字数最少,是对她而言最容易的一个。

  

  也许我们终究无法理解,对于一名脑瘫患者而言,简单的写字有多么困难。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困难,余秀华学会了在更少的文字中承载更多思想与情绪,寄托更多梦想与自由。

  

  对于我们而言,诗歌是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窗口,是帮助我们去看见更大的世界的眼睛。

  

  而对于余秀华来说,跌跌撞撞行走的三十几年,诗歌似乎更像是一根拐杖,支撑着她更加坚定地前进。

  

  但幸运的是,这根拐杖并不只支撑了她自己。她将这根拐杖化作鼓舞人心的力量,用它们,影响了更多的人。

  

  自拍中的她展现出自己的侧颜,一定是她精心挑选的最美的角度。她的目光眺望着远方,似乎在憧憬着什么,嘴巴微微张开,似乎想要表达些什么……

  

  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却没能侵蚀她心中的美好与净土。夕阳西风中,她的热枕与期许格外明艳动人,原来风中温柔的眼神,才是她勇敢热爱生活最好的证明!

  

  你是否有时觉得,命运他对你不公,但有时又会学着,在沉重里找轻松……

  

  余秀华用她的人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坚强的女人,用看似最柔软的方式,与命运的对抗与挑战。

  

  岂能因声小而不呐喊?岂能因迷茫和痛苦而失去方向与前进的动力?当有一天生命走向结尾,我们是否会因没有为自己努力过而后悔,又是否会因为没能坚持自己的爱好而惦念?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