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我们在生活中看到那些学习成绩好,又或者是特别懂事的孩子时,内心总会羡慕不已,忍不住就想拿自家孩子比较一下。
但殊不知,这种被大家统称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小朋友,都是父母耐心教育下的结果。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家的孩子也有成为暖男或者学霸的潜质,但却总因为父母错误的行为或者语言,让孩子刚冒头的“小芽”又缩进了心里。
男孩在高铁上买2份饭被母亲斥责浪费:“我让你帮忙买饭了吗?”
有次小静乘坐高铁出差,邻座的一对母子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临近中午的时候,有不少同车的旅客都去买了饭。此时,小男孩也是嬉皮笑脸的对妈妈说自己饿了。刚开始,一旁的母亲还细心安抚孩子说:“我们没多长时间就到了,等下了车我们再吃行不行?”
但听了这话,孩子的头却摇得像个“拨浪鼓”,妈妈没办法,还是从口袋里掏出了100块钱让儿子自己去买饭。
不过,等孩子端着两份饭回来时,妈妈一下就火了,斥责道:“我让你帮忙买饭了吗?你知道高铁上的饭多贵吗?真是太浪费了!”
小男孩听了妈妈的话,灿烂的笑容全都消失不见了,把头垂得很低,乖乖的坐在座位上一个人默默的吃着饭,直到下车也再没有和妈妈说一句话。
看到这一幕,一旁的小静心里却不是滋味,其实她能够理解这位母亲的想法,但却觉得这样的做法其实不太妥当,而网友们也评论表示:“宝妈为了几十块钱,寒了孩子的心呀!”
母亲的想法不难理解,但其语言的表达方式却并不恰当
其实同样身为家长,我完全可以理解这位母亲的想法。
一般在生活中节俭惯了的母亲,往往不太能够接受孩子的浪费,她们更希望孩子能够懂得珍惜。很显然,在这位母亲看来,孩子给她多买一份盒饭就是浪费、乱花钱的行为。
不过从孩子的角度来分析,他的想法或许很简单,只是因为觉得妈妈也没有吃饭,所以他要多买一份带回去而已。你说孩子的做法错了吗?我觉得并没有,反而认为他的出发点是很好的,是一种暖心的做法。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情况呢,我想是因为母亲错误的沟通方式,家长这样一味地指责孩子,只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好意被辜负,从而让孩子的心离自己越来越远。
而类似的事情,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很多亲子关系都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误沟通”中被消耗
比如,孩子看妈妈做饭辛苦,想要帮妈妈打下手,却处处帮倒忙,让妈妈觉得故意添乱或是在玩食材;再比如,孩子想帮妈妈拿东西,东西却掉在了地上;孩子想帮妈妈倒垃圾,结果将垃圾散落一地等等。
孩子本是出于好心,但因年龄或能力有限,往往好心却办了坏事,再加上父母没有办法采取良好的沟通方式,就会让这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愈发疏远。
由此可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在亲子关系中是很重要的。
那么家长该如何学会“好好说话”呢?
1) 要说的话在心里过一遍再说出口
建议父母在和孩子沟通前,都要先在心里打好“草稿”,也就是说,先在心里过一遍要说的话,看看是否正确或妥当。
因为说出去话,泼出去的水。即使是自己的孩子,我们也不要忘记恶语一句六月寒的道理。
2) 不要总将打击孩子、贬低孩子的语言挂在嘴边
再有,不要将打击孩子自尊、贬低孩子自信的话语,经常性的挂在嘴边。比如“你都多大了,还不懂事?”、“你看看谁谁家的孩子!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
因为在孩子心目中,父母的地位是其他人所不能取代的,而即便是家长无心说出来的一句话,也会被他们记在心里,从而影响自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