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想过没有,孩子玩游戏其实是家庭支出成本最低的一种娱乐方式了。你去踢个球,打个篮球,要么报个班,一年几千上万,要么家长陪着打,这租场地,人均一百块。孩子玩个王者荣耀 ,可能都不用交钱,家长只需要把手机给娃一递,孩子就不会再缠着你了。你还能省点心,喘个气。
我姑娘2岁的时候,我就知道,要是想干点家务,或者走开一会,我就给放个动画片,要不给个平板,能让她消停20分钟。
从游戏机、到电脑,到手机,载体不断地在变,游戏不断在变,不变的是孩子贪玩的本性,在各位父母谴责游戏开发商的同时,也想想,为啥孩子非要玩游戏。
对比欧美孩子,在未成年阶段,除了学习,他们一样会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兴趣班,最重要,运动一样重要,滑雪,登山,划船的,孩子们可以玩的很多,
时间是有限的,做了这一样自然就没时间做另一样。让小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减少小孩子看电视打游戏的时间;而对于大孩子来说,适当的课外活动也有助舒缓压力,可以减少抽烟、酗酒甚至嗑药的风险。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一份调查统计,美国5岁-18岁的青少年平均每周会参加5小时的课外活动,而有3%-6%的孩子会花20小时或以上在课外活动上。而其中最热门的项目是体育。
美国的课外活动叫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或者Extracurriculars。
不少学校、社区中心、图书馆、教堂等机构也会组织一些叫After School Clubs、After School Programs等的课外兴趣班,让孩子们可以充分利用放学后的时间。
中国家长其实也可以,不想让孩子总玩游戏,那给他报个班,学个游泳,带孩子去旅游,参观博物馆,动物园,,孩子肯定没机会沉迷游戏。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不是不给孩子玩游戏,只要他别太沉迷,那我们来看看为啥孩子容易沉迷
为什么孩子容易沉迷游戏?
玩是孩子的天性,就像大人也需要娱乐一样,当娱乐方式单一的时候,身边只有游戏好玩,对自制力差的未成年人,那上瘾是分分钟的事。
我曾在游戏公司就职,后来去了教育公司,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在研究,如何把知识点填充进游戏里,让孩子像游戏上瘾一样,轻松对学习知识上瘾。
这成为前司卖产品的一大产品卖点,全国无数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慷慨解囊,买回去一个学习平板,然后后台数据表明,打开频率最高的永远是那几款机器附带的原厂小游戏。
在设计游戏的时候,我们反复研究和试验的就是如何通过奖励来激励和激发玩家,把玩家锁在这款游戏里。
玩家活跃度越高,在线时间越长,等级越高,充值次数越大,游戏就越成功!
作为人类,没有什么能比“正向强化”更能激励我们。接受诸如欢呼,崇拜和赞美之类的事情时,我们会更加自信和快乐,
某鹅的游戏公司会有专门的游戏策划心理师,主要是利用心理学上的知识,找好游戏玩家的痒点,对症下药。比如:
巴图模型(Bartle model)
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Intelligences) ,
斯金纳箱(Skinner box),可变奖励带来的惊喜,让玩家更黏着游戏
目标的梯度效应(Gradient Effects)即玩家越接近目标越有动力完成任务。
教育公司奉行一本古老而良心的书——《斯科特的游戏理论》
所有游戏其实是低风险的学习工具,要让每一个游戏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寓教于乐的。
——《游戏设计快乐之道》
你们看,家长阻止孩子玩游戏的敌人真的是太强大了,除了孩子强大的爱玩天性,既然还有一整个产业链和生态跟家长们作对。
可能,家长会说,不是我们不想提供课外活动,有时候也不是钱的事,就是投入金钱,精力。课外活动有啥用呢?
家长们为什么不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
中国孩子不参加课外活动去玩游戏,是因为家长没驱使孩子去,家长没让孩子参加课外活动,根本原因是对升学没帮助。
在美国,孩子想以后读名牌大学的话,在简历上是要有精彩的课外活动给自己加分的。
国内,中考,高考普遍上还在以分数论结果。
严格的、决定命运的、基本上一生一次的高考。
这种情况下,家长怎么敢花费时间精力的让孩子去玩没有帮助的课外活动呢?
所以,别怪孩子,在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上,游戏公司有责任,国家监管有责任,父母有责任,教育制度也有责任。
孩子沉迷游戏,只是种种原因造成的结果而已。
放过孩子吧!
另,关于孩子在游戏里大额充值,能不能要求退费?这个各大公司对自己平台的游戏未成年人退费都有明确发文,孩子父母直接联系客服,证明孩子未成年,就可以退费了!没啥好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