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们日常必不可少的活动,中国人自古就好吃、善吃,不仅要吃饱,还从日常饮食中渐渐摸索出养生之道,通过调节饮食,以达到身体康健的目的。在饮食、医学、思想文化相对繁荣的宋代,人们的饮食养生观念已十分浓厚。
以饮养生
宋人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也不外乎茶、酒、汤水三类。饮料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美味止渴,然而在宋代,药酒、茶以及各种汤饮之类的饮料,不仅具有特别高的食疗价值,还兼具防病治病的功效。
宋代的酒主要有黄酒、果酒、白酒。首先酒性温,冬天适量喝酒有利于通血御寒,防止生病;其次,少饮可使人精神愉快,舒缓消极情绪。
东坡先生曾说:"予虽饮酒不多,然而日欲把盏为乐,殆不可一日无此也。"
可见,他也认为适度饮酒对养生也是有好处的。同时,宋人也注意到过度饮酒、嗜酒对人体的巨大危害。宋太素就曾有过大量饮酒导致身体不适的经历,他还专门为此作诗一首,将醉酒的痛苦加以描述,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劝诫世人贪杯的危害。
除此之外,宋人还注意到,饮酒养生不仅要注意饮酒有度,饮酒时的细节也不容忽视。例如酒温要适中,饮用过冷或过热的酒则会耗损元气;另外,不同食材酿造的酒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相比于水果和粮食所酿之酒,药酒祛病疗疾、滋补身体的效果更加显著。
宋人对酒的热爱还体现在菜肴中,在炒肉时用酒来调味,不仅可以去腥,还可以将酒的"通血脉、行药势"的作用融于饮食之中。
饮茶养生宋人饮茶非常普遍,并且对于茶的养生作用也十分认可。首先,宋代文人对茶叶的治病、消食、提神等功效多加赞扬,在许多诗文中多次提到茶叶的养生之用。
不少宋代文学作品中都提到了饮茶后的感受,如"病眼生花得再明"、"清吟健有神"等等,可见饮茶有提神、令人头脑清醒的作用,另外,饮茶还可以"涤烦疗渴,换骨轻身"使人身心放松,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宋人还注重茶叶可清洁、解腻的功效。
苏轼"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饭后用茶漱口不仅可以解除口中油腻,清洁牙齿,也能起到保护牙齿的重要作用。此外,喝茶讲究环境的幽静,茶叶的香气,这使得喝茶者保持安定清静,怡情养性,以茶怡情,有利于精神养生,有利于调节身心,促进思维,激发灵感,开发智慧。
宋代的汤主要是以各种香料和甘草类的滋补药草为主要原材料熬制而成的饮品。例如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列举了多种汤品如"干木瓜汤""缩砂汤""荔枝汤""乌梅汤"等等,这些饮料可以说都是食疗与滋补营养价值俱全的汤品,是宋代养生与食物的完美结合。其中加入的食材大都有药物成分,例如雪泡缩皮饮可以解热止渴,二陈汤可以治疗头晕、呕吐、恶心。
以食养生
宋代饮食养生形式多样,有粥、煎饼、煮菜、蒸菜等。既有各种主食,又有多种菜肴,还有茶、酒、汤等,基本涵盖了宋代日常食品、饮品的种类。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饮食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食物、饮品、饮食细节三大方面。
宋人喜欢吃素食,都城的街上有许多卖素食的店面。《梦梁录》记载的宋代市场上常见的蔬菜有30多种,并且宋人对这些蔬菜的吃法也十分讲究,不仅重视应季蔬菜的食用,甚至同一蔬菜,在不同季节的食用部位和方法也不同。
另外,宋人对素食的菜式也很有研究,许多假荤菜品都是宋人研制出来的,例如,用葫芦和面筋炒的"假煎肉",不仅看起来与真肉无异,而且味道也十分相近。苏轼就是一位推崇蔬食、倡导自然之味的美食家,认为蔬菜胜过山珍海味,并且亲自种植蔬菜,制作素食。
素食之所以受到宋人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其绿色养生,也与其制作简单有关。陆游认为,时令新鲜蔬菜的烹饪只需要简单的清洗整理便可烹煮,"半铢盐酪不须添",确实这种素食的制作十分易行,并且没有添加过多的调料,这种少油、少盐的饮食将蔬菜本身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大大保留下来,对养生非常有利。
宋人饮食喜爱食粥,粥的制作原料也简单易得,主要是一些五谷粗粮和米类。粥作为食物既能充饥,又能养人。食粥是食疗的一种,特别是对养胃有比较好的效果,《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中医古籍中有很多关于药粥记载。
苏轼也对粥情有独钟,他把粥当作养生食谱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项,甚至还写了《食豆粥颂》和《豆粥》等文学作品来表达对粥的喜爱。无独有偶,南宋陆游也为自己喜爱的粥作了一篇《食粥》来突出粥的美味与健康的好处,一句"只将食粥致神仙"表现出了食粥可延年益寿之功效。
药膳养生中国古代一向重视"药食同源"的说法,这一点在宋代也不例外。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十分热衷于挖掘钻研日常饮食之物的药用价值,他们喜欢通过食药膳的方式养生,重视传统医学和烹调经验的融合,使食物与药物两者相辅相成,即所谓的"寓医于食"从而达到强身保健的作用。
东坡先生就总结收集了很多药膳的配方,其中有:用麦门冬、熟地黄治疗白内障;用生姜、乳香治疗痢疾等等。他还专门与善于造酒的百姓学习酿造蜜酒的方法,因为他认为蜂蜜可"治百疾"。
对于同样药用价值丰富的桂枝苏轼也没放过,亲自酿制了"香味超然"的桂酒,此外,宋代关于药膳食品方面还有许多新的发现,比如:茯苓有健脾、安神之效;生姜能解毒、去风寒;胡麻可生黑发、治头晕。
饮食有节
饮食禁忌宋人在饮食中有许多的饮食禁忌。例如螃蟹和柿子一起吃会让人吐血;砂糖和鲫鱼混合吃易使人患肠胃病;不能以清酒止渴,不可以干肉慰饥;生吃杏仁容易中毒,必须煮熟了才能食用。除此之外,食物新鲜是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饮食养生思想的重要标准,非常注重食材的质量。
根据《梦粱录》记载,那些有能力的权贵、富商们为了满足口舌之欲,都不惜以重金购买那些新鲜稀奇的蔬菜瓜果,以至于商贩们也特别注意保持蔬菜瓜果等食品的新鲜。
不可偏食偏食的意思就是挑食,在宋代,人们已经意识到偏食对健康的危害,当时就有养生专家专门提出:不能过于偏爱所喜欢的食物,否则"偏耽则伤而生疾";也不能放弃所有不喜欢的食物,"全弃则脏气不均",可见不管是偏食还是厌食都容易导致身体的疾病和不适。
饮食的搭配源于食物本身所包含的营养,饮食不均的后果就是导致脏气不均。这一观点实际上与我们现今社会的营养科学不谋而合。
在宋代,很多人非常注重养生,尤其在饮食方面,他们认为节制饮食就是养生秘诀之一。苏轼提倡"已饥方食,未饱先止",苏轼不光对自己的饮食非常节制,还对宾客有同样的要求,美其名曰养福气,宽胃气,还能节省日常开支,
以此养财,以现在眼光来看也算是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趣。陆游也主张有节制地饮食,提倡"少饱则止",他认为如果吃太多不利于消化,会对身体有害。现代的食物过于精细,人们在摄取大量热量的同时并不能将其完全消耗,宋代人饮食思想的节食养生,对我们现代的饮食习惯是很好的借鉴。
结语
总的来说,饮食养生在宋代养生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其直接深入人们日常生活,方便易行,操作简单,甚至已经成为当时文人士大夫养生的重心,并且他们还摒弃了古代长期盛行的服食金丹追求长生的方式,养生思想日趋完善和科学。
宋人在丰富的饮食实践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社会实践,于一食一饮中总结了非常丰富完善的饮食养生方式,探索人类自身的生存之道。在不断地理论探索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史料,使我们得以管窥宋代及宋以前的饮食养生思想,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今日的民族健康提供了思想导引,同时也成为中华博大文化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