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疗辐射大,反而影响病情控制?
现在的放疗多是图像引导下的精准放射治疗,射线是能量可以调节,所以副反应一般相对轻微。而最为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脱发、白细胞降低、皮损等。
恶心:放疗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B6、灭吐灵等药物进行缓解;
脱发:射线可穿透人的头颅,当达到一定剂量,可造成脱发。但这种脱发只是暂时的,化疗停止之后一段时间便可再生。如果十分在意,患者也可以选择佩戴头皮止血带或冰帽,阻止化疗药物循环到毛囊,减少脱发量。
白细胞降低:放疗时骨髓内的造血细胞的分裂繁殖受到抑制,导致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可用升白药或升白针辅助治疗。
皮肤损伤:多见皮肤瘙痒,可涂0.2%冰片淀粉,保持放射区皮肤透气、干燥。若出现严重的发现皮肤红肿、脱皮时,可停止放疗2-3天。
2.放化疗同时进行,患者“死得更快”?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医生的治疗方案始终把患者生命排在第一位,选择哪种手段治疗一定是建立在安全且有效的前提下的,对于放疗与化疗能否同时进行,这需要依据具体的病情而定。
在同步进行放化疗时,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放疗的照射范围和照射剂量、化疗药物的剂量和强度都做出调整,努力将放化疗同步进行的“副作用”降低。
3.放疗只适用于晚期患者?
放疗是肿瘤治疗过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肿瘤患者中有70%左右在不同时期需要接受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杀灭肿瘤的同时会促进肿瘤抗原的释放,帮助免疫系统更好的识别肿瘤,加强免疫细胞的抗癌效果,间接起到了全身治疗的作用。
以乳腺癌治疗为例,对于肿块较大或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放疗可使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降低到原来的1/4——1/3。因此放疗并不是专属于晚期患者的治疗手段。
破除误区,科学放疗。放疗并不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它是肿瘤病人抗癌的“利器”,正确地了解它,用好它,只会让更多肿瘤病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