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尾冲刺,会好起来吗?
乘联会销量数据出炉,10月,乘用车市场零售为184万辆,同比增长7.3%,但环比下降了4.3%。
我们常说“金九银十”,但实际上是“银九金十”。因为要年底冲刺,又有一个黄金周,10月零售销量总比9月多。
今年确实“反常”了,这是自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的10月环比下降现象。
分析原因,供应链和产能端没有大问题,尤其是之前困扰行业的芯片短缺问题,已经得到了改善。10月的“波动因子”在零售端,本轮疫情扩散范围较广,一些地方还是汽车消费大省,“黄金周”并没热起来,线下销售遇冷,所以,10月环比下滑了。
后两个月,车市冲刺的机会点仍然存在。购置税减半政策进入倒计时,新能源补贴来到拐点,车企也有年度销量目标要达成,期待一切好起来。
自主品牌,集中崛起
“比亚迪又卖了20多万辆”,这个消息,前两天听说了吧?
翻开10月厂商销量排名,更能注意到,自主品牌对合资品牌的反攻。不由得感慨一句,“时代变了”。
不出所料,比亚迪居于榜单首位,10月零售20.6万辆,同比增长134.6%。一汽-大众排在第二位,10月销量为13.7万辆,已经被比亚迪拉开了差距。吉利汽车达到榜单第三,10月销量为13.4万辆,非常接近一汽-大众。
长安汽车紧随其后,10月销量为12.4万辆,同比增长26.8%,居榜单第四;而上汽大众已经滑落到了第五位,10月销量11.4万辆,同比下滑5.3%。
后五位分别是广汽丰田、上汽通用、东风日产、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
有三条“人间清醒”的规律:
1、在TOP 10排名中,自主品牌有5家,占据了半壁江山;
2、头部自主品牌的排名纷纷上移,比亚迪第一、吉利第三、长安第四,相应的,合资品牌在后撤;
3、在TOP 10排名中,同比增长的车企有5家,自主品牌占3家,而且增长幅度非常高,相应的,合资品牌同比下滑的车企更多,幅度也不小。
不妨再看一组宏观数据:
10月,自主品牌零售销量为94万辆,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5%,属于“逆大盘”的市场表现。
自主品牌的零售份额已经上升到51.5%,同比增长6.0个百分点;1-10月累计零售份额是52%,相对于2021年同期增长11.4个百分点,妥妥的“半壁江山”了。
再拉出合资品牌对比一下,10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销量为70万辆,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6%,确实在走下坡路。
新能源仍是主要增长点
10月,新能源零售销量为55.6万辆,同比增长75%,环比下降9%。当月,新能源零售渗透率为30.2%,比去年10月提升了11个百分点。
将时间跨度拉宽到1-10月,新能源呈趋势性上升走势,累计零售达到443.2万辆,同比增幅为108%,渗透率也达到了26.5%。
新能源正在贡献巨大增量,谁吃到了红利?有这么一组对比数据,结论更加鲜明。10月,在自主品牌中,新能源渗透率高达52.9%。也就是说,自主品牌卖出的新车,有一半是新能源了。
合资品牌呢?10月,这个比例仅有4.6%。纵使是豪华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也能到13.6%。
今年,绝对是新能源销量大幅增长的一年。追上这波红利,也就找到了销量密码,自主品牌崛起的原因也在此。
而且,随着更多品牌切入新能源赛道,新能源市场的“销量结构”也趋于合理。
以前,大家都听过“哑铃型”,意思是在10万以内的低价市场、30万以上的高价市场,新能源的销量比较多,反而是覆盖用户最广的10-30万价位市场,并没有被打开。
不过,今年这个格局正在演变。参考乘联会的数据:10月,起步价10万以内的新能源车占比28%,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10-20万占比46%,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20-30万占比19%,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30-40万占比3.3%,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40万以上占比3.9%,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
当更主流的用户开始选择新能源车,一切就清晰起来了。
也不要忘了,燃油车的风向标
新能源卖那么好,传统燃油车到底怎么样?
还是用数据说话:10月,传统燃油车零售销量128万辆,同比下降8%;1-10月,传统燃油车累计零售1228万辆,同比下降13%。
那么,燃油车销量下滑,是因为大家都去买新能源车了吗?这个值得商榷,因为新能源多是改善型需求,属于增购或换购,不少收入相对普通的用户,大概率还会选择燃油车。
这背后透露的一点信息,大概是有部分用户,口袋里真的没钱了,购车的计划要后延了。
明年,汽车市场如何,仍是未知数。我们既希望看到新能源销量增长,自主品牌崛起,在宏观层面完成“减少石油依赖”的能源切换,但也希望看到经济是越来越好的,收入是越来越多的,大家有更多的余力去改善生活。
希望,一切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