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健康呢?
当我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一时竟想不出合适的答案。
有时我会感激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并不简单地从大脑里搜刮出一些概念的片段,来搪塞自己。
不知道没关系,去寻找就是。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它的宪章里提到的健康概念:
“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7年中文版对健康和疾病的定义:
“健康,使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
“疾病,是以产生症状或体征的异常生理或心理状态”,是“人体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器官组织的形态,功能偏离正常标准的状态。”
“健康可用可测量的数值(如身高、体重、体温、脉搏、血压、视力等)来衡量,但其标准很难掌握。”
如果标准很难掌握,也就是说很难去判定,毕竟判定总是需要一个参照系的。
现在的我们对数字指标的身体检查,并不陌生,也经常碰到这样的状况:自己浑身不舒服,但是医生却拿着检查指标说,数值都正常。
这时怎能不对此进行反思呢?
事实上,要对健康作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很难,就算有了这个定义,人对健康或不健康的感受,也是有很大的主观性的。觉得身体健康,有时并不等于身体没有病。
这时,又想到回到古中医的时代,那时是如何去描述一个健康的人的呢?
从“健”、“康”、到“安”、“和”、“泰”,最后脑子里突然跳出了学脉诊时所说的“平人”。
▼ 《黄帝内经素问之平人气象论》: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
▼《黄帝内经灵枢之终始篇》:
“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在传统中医里,人的肉体只是一个容器,重要的是容器里的内容。这些内容就是精、气、神,就是我们的气血。它通过人的精神和肉体能量反映出来。
这是中医判断健康与否的三个基本要素,这三大要素,还要放在天地这个大背景下去衡量。
李辛老师打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精,就是资源有没有;气,就是渠道通不通;神,就是定不定;是否能踏上天地能量变化的节奏。
资源不够,人体的体质就比较虚,能量不足;
渠道不通,内外、表里交换不好;
神不定,那就是最高指挥是一个糊涂蛋;
如果跟不上天地的节奏,该热的时候,出不来汗,该冷的时候,你不觉得冷……
这样的话,你已经离开了那个正常的轨道,所以病在古代也叫“失常”。
那么,什么是健康?
健康就是“常”,就是和自己,和自然,和他人,都处在一个相对和谐的关系中。就是能跟着自然的节奏,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你都跟得上变化,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如何判断自己的健康状态:
1. 注意力很难集中;
2. 敏感,容易被外界引动,动心动情动欲,自控能力差;
3. 日常生活中,睡不好,易惊醒,怕黑,怕响,怕鬼;
4. 心口不一,表里冲突,易纠结,言不由衷,情绪发不出来,或者发得太过。
当出现这些情况,所谓的疾病还没有出现,但是身体已经用这样的方式提示我们:
要好好关注自己,给自己多一些空间,把身体调回自然的节奏。
健康不是生病后的怀念对象,而是平时保养时的幸福体验。
“知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常”也就是生命的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智慧地生活,是“知常”栏目的愿望。
在这里,我们将一起学习和体会古往今来的师长们的智慧,一起快乐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