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房产 >

地产行业进入零增长时代

2022-01-10 11:59
  2021年,房地产市场再度上演“过山车式”行情。
 
  上半年,市场形势一片大好。年初部分热点城市延续了2020年年末的热度,叠加春节期间一二线城市购房情绪升温,一季度淡季不淡。二季度以来,市场热度持续,房企把握销售窗口期积极去化,供货及营销力度加码,进一步拉升上半年楼市的整体售房数据。
 
  从企业表现看,百强房企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操盘金额61499.1亿元,同比增长36.7%。其中TOP10、TOP20和TOP30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门槛,分别同比提升70.9%、54.3%、51.5%,实现规模稳定增长。
 
  到下半年,市场持续转冷,百城成交面积持续下行,同比跌幅扩大至30%以上,这在历史上实属罕见。企业层面,2021年规模房企销售增速罕见出现下滑。规模房企整体的目标完成情况也远不及历史同期,平均目标完成率不到90%,明显低于过去三年105%以上的平均水平。在行业去杠杆、市场降温的背景下,不断出现大型房企风险暴露,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指出,房地产过度金融化是导致今天危机的根本,所以此次政策调控和去杠杆政策非常及时到位。
 
  “首先是房企各种融资渠道的全面收紧,其次是地方监管力度的趋严,使预售制度变“准现房制度。再者就是政策叠加改变预期。”丁祖昱称,2021年,73省市出台249次政策调控,深圳、广州(分区调控)政策调控高达20次,同时19城落地“限跌令”,房地产税试点将落未落,这些政策叠加都对预期产生影响。
 
  丁祖昱认为,房地产行业已告别“白金时代”,进入“零增长时代”。
 
  克而瑞指出,展望2022年,企业整体业绩预期将更保守,仍会有一定规模的房企面临业绩下滑困境。新常态下,规模房企整体经营逻辑将加速向“以销定投”转变,更好地平衡财务杠杆、提升运营管控效率、防范风险、降本增效。
 
 
  警惕存货减值风险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走弱,使行业上中下游企业纷纷减值计提。房企存货减值计提主要是依据成本和可变现净值之间的差值,若可变现净值低于预计的总成本,代表未来该项目入市之后将出现亏损,房企则会预见性地按照这一差值提前计提存货跌价损失。
 
  2021年8月26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对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估值调整以及其他权益调整金额合计为人民币359亿元。据悉,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将减少中国平安2021年半年度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金额208亿元。
 
  10月28日,华夏幸福发布公告,基于谨慎原则,公司对部分可能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2021年第三季度,华夏幸福共计计提坏账准备8.94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9亿元。据悉,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将影响华夏幸福利润总额13.08亿元,影响华夏幸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1亿元。
 
  12月7日,三棵树涂料发布公告,2021年9月末,公司对主要客户包括中国恒大、华夏幸福、蓝光发展和恒泰地产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金额合计达2.67亿元。公告还称,若未来下游地产客户出现经营情况进一步恶化,公司亦会相应提高预期信用损失率。
 
  克而瑞指出,2021年,除现房库存积压外,房企存货减值问题也非常突出。从原因上来看,主要为两种情况,一是早期高价拿地遇到限价等调控措施,销售价格不及预期导致最终亏损;二是市场进入下行区间,企业降价跑量导致销售价格不及预期。
 
  “所以存货的计提不仅使当期利润受到很大影响,也能代表一种盈利能力趋势,若企业计提存货减值持续维持高位或连续增多,则代表企业当时的投资策略有一定问题,导致项目盈利能力较差。”克而瑞续称。
 
  中金公司指出,2021年,新城控股、蓝光发展、阳光城、北辰都有计提资产减值行动。如此前分析,房地产行业增速下行、前期高溢价地块遭遇限房价,这些地块对应项目2020年开始进入结转周期,就会体现为报表层面的毛利率水平下降,没有销售的部分通过计提资产减值方式影响利润。
 
  上述地产行业分析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房企角度看,由于其对2022年房地产市场的判断更加谨慎,所以一些计提减值的动作也会相应增加。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