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医认为,身体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脾与胃通过经脉相连,而构成表里关系。脾胃二者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将精微输至全身,因此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现实生活中脾胃虚弱大有人在,这种情况会导致的身体出现一些并发症的,消化不良、抵抗能力下降,脾胃虚弱五脏六腑也会受到影响,故而不可不查!
脾胃虚寒原因今日暂且不谈,给大家分享3个经典养护脾胃之法,不妨可以参考。
1.顺应四时,多吃应季蔬果
人生于自然之间,应顺应天时,自然有四季之分,四季有冷热变化,因此,为了达到增营养、利健康的目的,饮食须顺应四时。
春天阳气始发,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味食物会使肝火上升,损伤脾胃;脾胃乃后天之气,为气血生发之源,脾胃功能旺盛,人可健康长寿,所以春天应多吃一些性味甘平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
夏季气候炎热,应多食清淡的食物,如绿豆汤、荷叶粥、西瓜、西红柿等。
秋季天气日趋凉爽,气候干燥,饮食原则以润燥为主。
冬季天气寒冷,人体易受风寒之邪,应多食些温热的饮料,如牛肉、羊肉、桂圆、大枣等食品,但也不可过食肥甘味厚,以免助温生痰。
2.心态阳光,因为脾胃也讲“感情”
在胃病患者中约七成跟情绪有关,由于“情绪”变化常可引发胃肠功能的改变,所以胃被称为人体情绪变化的“晴雨表”。
有证据表明,压力可能会首先对我们的肠道菌群产生负面影响,然后导致消化系统症状和疾病的恶化。例如,研究表明,与没有压力的同龄人相比,大学生在考试压力期间,肠道中健康的乳酸菌水平有所下降。
这一发现也得到了许多其它研究的证实。这是一个特别有趣的问题,因为许多临床试验表明,在补充乳酸菌后,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和消化症状总体上都得到了改善。
科学家在实验中,老鼠暴露在两小时的社会压力下时,它们的肠道菌群会发生变化,其中包括乳酸杆菌的减少。作为压力的一部分,应激激素的释放可能是产生负面影响的关键原因,甚至有研究表明,应激激素可以促进肠道中潜在危险细菌的生长。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情绪对脾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要养脾胃,先养心情,学会释放压力,平衡心情。
3.脾主四肢,适当锻炼,就是健脾胃
(说起来,人尽皆知,但真的能动身做一做,是受益匪浅的。)
从中医学角度出发,经络系统分布人体四肢,故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促进经气运行,反作用于人体脾胃,使脾胃功能增强。
并且运动还能够按摩肠胃,改善肠胃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强肠胃黏膜的防御,对肠胃来说是很有益处的。而且在寒冷的季节里,稍不注意便容易着凉,坚持锻炼的话,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远离病毒和细菌,让身体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