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房产 > 楼市新闻 >

“柠檬市场”肆意存在

2020-04-04 19:20
社评 | 打击房价虚假信息,做好楼市分类指导

近期,网络媒体上,都在传深圳和苏州出现戴口罩抢购新房事件,说苏州有楼盘被抢60秒吸金12亿元,深圳288套新房7分钟被抢光。传递出的信号无非就是市场太火了以及紧张的气氛。对于这种消息,因为信息的不透明,仅依据当事企业和代理商的说法,真假不好分辨。之所以这么说,是有过实例。2019年,深圳有一个豪宅项目,在媒体采访时兴奋地宣称几千组客户抢房,几小时冻结几百亿认筹金,网络媒体上大肆渲染,后经我们观察分析发文提问后,当事企业亲自解释称之前媒体的报道数字有误。

数字的水分问题,在房地产行业并不稀奇。对于企业自己的注水数据,倒是要警惕,甚至要引起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如果主观故意发布虚假数据营造销售假象,影响和扰乱到市场的正常交易,公权力应该及时介入与查处,即使从1998年房地产市场货币化算起,至今也已经22年了,时间并不短,房地产市场绝对不能允许一个让信息故意不对称的“柠檬市场”肆意存在。这是房地产市场当前监管的重点之一。

第二,对房地产调控历史熟知的人都记得,过去很多地方经常说,“北上深生病,全国吃药”,现在还要加上热点城市,它们是全国房价调控任务最艰巨也是最需要把紧的城市。每一轮调控,因为这些一线和二三线热点城市房地产的“硬核”价格,使得全国跟着吃药。

从现在的房地产基本面看,北上广深和热点城市房价因为调控,暴涨已经没有可能性,但房价出现抬头的现象,是需要调控关注的方向。对这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还不能歇歇脚、松口气。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与复杂的背景与局面之下,国内房地产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众说纷纭的消息、信息,除了市场参与各方要辨别以及在掌握政策基调之下做好选择外。当前有一件已经算是老生常谈的事情要拿捏好,就是“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的调控工作,从城市数量看,全国有663个城市(不含港澳台),经济和市场发展水平之间差异很大,“因城施策”的意义就是要避免“一刀切”。从全国市场看,每一个城市都有独一无二的特点,目前东中西部、一二三线城市的土地市场、房地产供求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等都有很大差异,“因城施策”的差异化政策有利于城市实现要素市场匹配和房地产市场的“本土化”,这对于保证居民住有所居、提升人民居住幸福感和建设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的精神内涵之下,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情况制定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工作方案,发挥地方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过去的2019年,我们看到从南到北,在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调性下,不少省份和城市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有张有弛,有的城市积极放开户籍限制,有的城市取消对部分库存较大的偏远地区的限购措施,并以限售替代限购,而对住房供求矛盾突出的主城区仍然从严实施限购。

至于社会上总有一种担忧,害怕地方政府和开发企业刺激、抬升房价地价,这个问题要客观地看待,少数的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的情况不能代表广大的三四五甚至六线城市,后者更多的不是房地产雪球滚大了,而是经济发展和新市民的需要,安居型房地产对于这些城市,是实实在在的需求,这应予以正视。

如果从哲学的矛盾论来说,人类就是在不断对自身否定之否定之间,便制造了繁荣或者衰弱。对于国内广阔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因城施策、分类指导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考验,在这种考验的背后,隐藏着繁荣与衰弱的分别。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