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热不热关键看调控。因为只有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才能够有“总有刁民想害朕“的联想。所以,2018年,楼市调控破纪录450次,2019年破纪录620次。续接去年第四季度同样破纪录的205次,2020年一季度,楼市调控措施达到了307次,再创新高。巧的是,2017年,也就是楼市调控措施屡屡破纪录的前夜,马云说了那句购房者耳熟能详的“8年后最便宜的就是房子,年轻人别买房,8年后房价如葱”。去年底,马云又说了一句“卖楼的朋友不容易”的预言,结果黑天鹅让开发商“伤不起”。
没有最不容易,只有更不容易。对房地产的行情预测,曾经出现过无数的预测帝。这些预测帝里甚至包括,连续6年都猜中房价涨幅的中科院,而其预测的2020年房价预计要涨6.1%,然后就遭遇了现实“打脸”。马云从不预测什么,但是这回却判断到了房地产不容易。远景的判断“房价如葱”,正在变现,短期的“卖楼不容易”,已经实现。
马云四年前的“不要买房,房价如葱”,或许是因为他已经开始启动信用租房体系,布局超过100万间公寓入驻支付宝的产业链。而马云原话是“2019很不容易,昨天一天,我收到很多朋友借钱的电话,一天内5个电话。过去一个礼拜,要卖楼的朋友大概有10个,确实不容易”的判断,则是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对楼市的判断,这种判断的影像穿过时空,映射到如今的房地产行业——“卖楼不容易”。
恒大的2019年财报称,其核心净利润预期较去年下降几近“腰斩”,万科的销售与净利增速是近几年最低,时至如今,恒大的75折、78折、81折网上售房只有第一波反响强烈,后续的结果还没显现;万科则是自怨自艾,把“活下去”的自省,变成了需要落地的方略。头部房企尚且如此,10万中小开发商更情何以堪?每天有两家房地产企业宣告破产,据报道,北京法拍房一天就卖出去了20套!
如果我们把马云的“房价如葱”当作对购房者的一种期许的话,“卖楼不容易”应该算是站在更高位面,对房地产前景的不看好。彼时,房地产业的销售回款占到了开发商实际到位资金的近一半,达到了88640亿元,成就其历史高位。而愈发严厉的楼市调控措施,让房地产融资越来越难,去年国内贷款占比仅为14.13%,创造了历史最低。
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国内房企债券融资2484亿元,同比上升36%。一些房企还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来缓解现金流紧张局面,截至3月6日,房企今年发行包含一般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债券在内的短期融资券产品共计37只,金额为254.50亿元,约是去年全年的三分之一。
此时,开发商在向地方和金融机构要求“援助”收效甚微后,积极展开自救,但是他们请网红代言,走直播路线,在吹皱了房地产销售的一池春水后,除了仅供谈资,却还是没有把房地产“纾困”的最有效措施拿出来,开发商依旧坚持不降房价。在开发商的眼里,哪怕嘴上喊着“活下去”,现实里也远远没有到了要“活下去”的境地。
房子的依托就是土地,土地的稀缺和不可复制性是房地产作为卖方的“撒手锏”,尤其是在真正的寸土寸金的一二线城市里,有套自己的房不仅仅意味着物理空间的归属,还意味着拥有不动产权证后,附加在上面的教育、医疗、交通、公共服务等稀缺资源也一并到手。房子虽然还是房子,地域的差别却造成了获得了资源“门票”的含金量的差别,“门票”越稀缺,房价自然就越高。
有专家说,今年楼市进入了供大于求的场景,有人说我们的房子够30亿人居住。然而,按照开发商的理论,卖房子其实就是卖“门票”。这张“门票”必须附着在房子上,才能够生效。而开发商其实不是在建造房子,他们只是“门票”的搬运工,或者叫城市稀缺资源的“黄牛”。
可是,形势比人强。疫情没有给开发商面子,却暴露了购房者的里子。此前咬紧牙关,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此刻,近半工薪阶层为了生活或要向外举债。房价收入比已经超过警戒线的六倍,均值破九。钱包的干净利索,让购房者对买房的预期大打折扣。马云预言的“不容易”正在变成房地产的“我太难”——
全国房价行情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有121个城市二手房价环比下跌。其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全部下跌。其中上海下跌5.85%,每平跌3401元,位居全国首位。
直白地说,此前,房地产可以对马云这位楼市“门外汉”不感冒,但是,开发商却用三个月的时间印证了马云“卖楼不容易”的预言。或者说,这并不是马云的判断有多准,而是行业发展的必然。当开发商的土地价格、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营销成本、财务成本、资金成本等都透明起来的时候,估计,距离马云的第一个预言实现也就为期不远了。房价如葱还在路上,我们还需要再等四年。预言时限近半,但愿是只有四年。各位老铁,以为房价如葱还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