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至,盛夏始。小暑过后气温升高,一年中最热最闷的三伏天也即将来袭。补充体力、解热消暑,是小暑节气养生的关键。
小暑时节宜少动多静,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作息应有规律,睡眠要充足;多吃清热祛暑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汤或粥;适当运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中医冬病夏治敷贴进行调理。
日常饮食宜清淡 少食辛辣多营养
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小暑节气在饮食上应注意清热祛暑,改变饮食不节、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饮食应以适量、清淡、清暑利湿且富有营养为宜。多吃时令的瓜果蔬菜,如西瓜、黄瓜、丝瓜、冬瓜等;多食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苡仁、泽泻等材料煲成的汤或粥。
小暑气候炎热,不宜过食辛辣、生冷寒凉之物,以免造成肠胃积热或腹痛腹泻,损伤脾胃。偏食辛温燥热,可使胃肠积热,出现腹满胀痛、便秘;多食生冷寒凉,易发生腹痛泄泻,损伤脾胃阳气。同时要戒烟限酒,不要暴饮暴食。
夏天是吃黄鳝的好时候。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 、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前后的鳝鱼最美味,而刺少肉厚,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
[推荐菜谱]
红烧鳝段
配料:鳝段、青椒、红椒、葱姜蒜若干、料酒、糖、酱油、味精
做法:
1.鳝段洗干净切段。
2.葱切段、姜切丝、蒜用刀拍下,青红椒切段。
3.热锅放油,放入葱姜蒜翻炒。
4.炒出香味,倒入鳝段翻炒,放入适量料酒、糖、酱油翻炒至上色,加水没过鳝段。
5.十分钟后放入青红椒,翻炒一分钟。
6.加入适量和味精,翻炒两下即可出锅。
荷叶粥
配料:荷叶、土茯苓、扁豆、猪苓、泽泻、薏米
做法:用上述材料煲成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
凉拌糖醋藕
配料:莲藕、葱、香菜、糖、醋、酱油、麻油
做法:
1.莲藕洗净去皮后切薄片,入开水锅焯烫15-30秒后捞出,浸入凉水冷却,随后捞出沥干。
2.葱、香菜洗净后切小段放在藕上,调入糖、醋、酱油、麻油,搅拌均匀即可。
炒绿豆芽
配料:新鲜绿豆芽、花椒、植物油、白醋、盐
做法:
1.豆芽洗净,沥干水。
2.油锅烧热,花椒入锅,烹出香味。
3.将豆芽下锅爆炒,倒入白醋,继续翻炒。
4.数分钟后,起锅时放入食盐,装盘即可。
调节情绪平心气 养心护心是关键
小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盛夏开始,气温持续升高,同时雨水丰富,这期间,人体极易受到暑气和湿热等的侵袭,出现不适,精神上也易受暑热影响,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因此,应注重健脾养心、调节情绪,并从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防暑降温,保证身心健康。
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冬病夏治三伏贴 小暑节气正适宜
中医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 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夏季是最佳的治疗时机。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此时人体阳气上升,代谢能力达到顶峰,药物的利用率也随之增高,故中医有三伏贴敷的调理习惯。
夏季敷贴的原理,就是要在自然界阳气最足之时,借助这个外力,通过阳性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此时人体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从而将人体内的寒湿驱除,以达到治病的目的。有上述慢性病者,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三伏贴敷贴时间]
伏前:7月06日-7月15日(10天)
头伏:7月16日-7月25日(10天)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20天)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10天)
伏后:8月25日-9月3日(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