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被炒得格外热的深圳、广州等地,正瞄准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进行前所未有的强力监管。
深圳3月18日通报,已责令银行提前收回21笔、5180万元涉嫌违规贷款,叫停风险隐患较大的业务;广东银保监局16日也披露,广州地区银行机构自查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1.47亿元、305户。
伴随着这一轮楼市调控,“经营贷入楼”的顽疾能否得到根治?从去年底逐渐炒热的楼市,又能否因严查经营贷而降温?
据南方日报报道,深圳银保监局、人行深圳市中心支行18日下发《关于辖内银行经营性贷款有关问题的通报》,指出了银行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三种典型案例:银行员工误导客户套取经营性贷款买房、客户经理在微信公众号不规范开展业务宣传、个人套取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2020年初,深圳银保监局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从银行自查和监督检查结果看,深圳中资商业银行对15.4万笔、1771.73亿元经营贷业务进行全面排查,深圳银保监局选取6家银行集中开展现场检查,责令银行提前收回21笔、5180万元涉嫌违规贷款,叫停风险隐患较大的业务,处罚违规机构4家,处罚问责违规责任人14人次,处罚金额合计575万元。
这份通报还明确要求,各行要持续加强经营贷主体的真实性和资质审查,不得向无实际经营和经营流水不真实的空壳企业发放贷款,对企业成立或受让时间较短的借款人进一步严格审查。
就在此次通报的前两天,广东银保监局也披露,6个核查组同步进驻广州地区6个银行网点,已发现经营贷、消费贷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金额逾3000万元。同时,辖内(不含深圳)银行机构已完成个人经营性贷款自查的银行网点共4501个,排查个人经营性贷款5678亿元、个人消费贷款2165亿元,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2.77亿元、920户,其中广州地区银行机构自查发现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1.47亿元、305户。
经营贷何以流入楼市、扰乱市场、搅动房价?据广东银保监局介绍,在已发现的违规行为中,有相当部分的贷款出现了房地产中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包装”助推的身影,涉嫌违规的操作方式包括通过中介机构过桥垫资套取经营贷置换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经过转手多次后挪用个人经营性贷款用于购房首付款等。
“经营贷是这一轮楼市明显上涨的主要原因。”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2019年前,购房不太可能用经营贷,因为经营贷一般需要1到3年归本,利率也远高于按揭贷款;但2020年,经营贷周期越来越长,利率远低于按揭贷款,就有人动了“经营贷入楼”的心思。
可想而知,越来越多本不该享受经营贷优惠政策的人,拿着经营贷贷出来的资金进入楼市,短期迅速炒热了房地产市场,自然助推了楼市量涨价升。
从广东银保监局介绍的情况来看,存在问题的银行被限期整改问责,还采取了终止额度、一次性全额结清、分期提前还款等整改措施,对存在违规问题的内部员工也开展了警示告诫、通报批评、积分扣减、经济处罚等问责。
“后续相关部门的处理也将从银行端、客户端双管齐下,从资金出口和资金回收两方面共同收紧,堵住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漏洞。”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说,1月以来,四个一线城市均加强了对以“经营贷”为代表的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监管。“抽贷”已成为打击“经营贷”的常规操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西安近期调控政策中特别强调了“移交公安机关调查处理”,预计下阶段对于情节严重、数额巨大的违法违规行为将从“行政管理”上升至“司法介入”,此举将对各类违规行为给予根本性打击。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从中央部委到深圳、广州、上海、杭州、无锡、海口等地,近期都升级了房地产调控措施。累计看,截至目前,今年涉及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出台次数已经超过110次,其中严打经营贷是重中之重。
“针对一些短期内用新房本以及新企业注册就套取经营贷的行为,最近的打压是非常有力的。”张大伟说,这种政策的力度肯定能够抑制市场过热,让经营贷回归到本质,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楼市非理性、不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