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热线网 > 美食 >

民以食为天,北宋百姓的一日三餐

2020-04-29 18:19

“民以食为天”是大部分中国人的人生信条,“吃好”也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的追求。在物质生活并不丰富的过去,想吃上一顿猪肉,可能都要等到逢年过节。如果我们去到了宋朝,去到了被许多人称赞的经济繁荣的北宋,我们能不能实现“猪肉自由”呢?

一、平民的早饭——主食的选择

这里是北宋,具体是哪位皇帝我还真不太记得了,不过我听说过有一道“东坡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端的是无比美妙。那种如咬开云层的柔软,可能真的是仙境吧。

我在北宋吃什么?民以食为天,北宋百姓的一日三餐!

不过这好像是一场梦,醒了很久还是很感动……这口水流的,我这衣服怕是要换洗了。

穷苦的人家这顿早饭也是不能省的,如果没有吃早饭就下田里干活,可能要不了多久就要一头栽下去。

早上天刚蒙蒙亮,也不知是不是梦的原因,只感觉饥肠辘辘,便起了一个大早,循着酒店亮起的烛光,来到了一间酒店。点了两份烙饼,一碗稀粥。这顿早饭吃的,嗯,香!

我在北宋吃什么?民以食为天,北宋百姓的一日三餐!

虽然这里是酒店而不是民居,但我坐的这种高桌大椅,却已经成为了宋朝习以为常的东西,汉人也再不是席地而坐了。酒店内的装潢还挺讲究,不似其他那种奢华气派,这间酒店的布局比较简单,但也不是简陋,而是窗明几净、清新素雅,坐在这里用餐颇让人舒服。

看着旁边邻桌的两人吃得津津有味,白色圆形隆起的形状,一撕开里面有馅料,那桌的食客边吹边咬上一口,吃得那叫一个投入。这个时候的

再稍远的一桌的吃食有点奇特,隔着老远就能闻见香气,仔细一看才能发现,这竟然是一种烤制的饼类食物。

这种烤制的饼类食物称为“胡饼”,是先由发面制成饼坯,,然后放进炉子里烤熟。这种饼烤熟后颜色嫩黄,香气诱人。并且因为这种烤制后的饼失去了水分,易于保存,所以许多远行之人会备上一些以作干粮。

我在北宋吃什么?民以食为天,北宋百姓的一日三餐!

胡饼上面是有芝麻的

吃着胡饼的那人旁边一桌的人正埋头在碗里,拿着汤匙小心地喝着,又像是在吃着什么。凑近了看就能发现这竟然是一碗面片汤,难怪这位仁兄吃的是津津有味。

向窗外看去,这个时间城门已经开了,有些推着车的小商贩已经进入了城里,小车上有的还冒着热气,不用看都能知道,这准是推着车叫卖的摊位了。

“没想到来得这么早。”

我看着楼下的几个手推车从眼皮下穿过,早晨的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这些住在城外的摊贩居然已经进城摆摊了。

二、富民的午饭——蔬菜的搭配

今天早上的烙饼味道真的不错,就算到了中午,还能隐约闻到早上吃的烙饼的余香。看着自己厨房里冒出来的炊烟,看来今天中午又是一顿丰盛的午宴。

“少爷,开饭啦。”

我穿上履,整理了一下衣服,放下手中的书,向厨房走去。可能有人奇怪,为何开饭了要去厨房,不是应该去正厅用餐吗?

这个就属于我的一点小习惯了,没到吃饭前,我都会去厨房溜达一圈,提前看一看今天的佳肴是不是合胃口。

“少爷,今天府上只有您一人,所以我们特意准备了一道莼羮鲈脍,一会您可一定要多吃点。”厨房里的厨子一副笑脸,脸上的肉都挤到了一起,把小眼睛挤得更小了。

我在北宋吃什么?民以食为天,北宋百姓的一日三餐!

“哦?你们今天上街买到鲈鱼了?”

“这几日街上开市早,又逢节日,每次上街都没买到。”厨子倒是直率,一点也不藏着。

“那这鲈鱼?”我有点不解。

“这是我前几日特意嘱咐鱼贩留的,这不一早那鱼贩就选了条肥美的送来了。”厨子用手比划着那条鲈鱼的大小。

我笑着点点头,看到旁边的炉子上正炖着一个盅,盅里飘出来的鲜香让人食指大动。厨子好像看出了我的意思,笑道:“少爷,这是三鲜笋炖鹌鹑。”

“洛阳斑竹笋,花时压鲑菜。一束酬千金,掉头不肯卖。”听厨子说这是竹笋,我笑着念出一句诗来。

“少爷吟诵的可是豫章先生的诗句?”

“你这厨子还知道豫章先生?”

“也是前几日逛集市时听到竹笋摊前有人吟诵过。”厨子笑道。

家里一向还算节俭,人少时两三道菜也不嫌少,像今天这样就我一人吃饭的时候并不少见,平常厨子也会依着我的口味给准备几道有特色的菜。

今天所用的莼菜和竹笋也算得上北宋时期平常食用的蔬菜。

我在北宋吃什么?民以食为天,北宋百姓的一日三餐!

莼菜的描述可见于《齐民要术》,其中对于莼菜形态特征和性状,以及栽培方法都有详细的记载。莼菜是一种正面绿色,背面暗红的植物,表面上会附着一层透明的粘液胶状物,平常会生长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这种植物生长在浅水里,水质清洁的地方会比较适合。

得益于莼菜独特的口感,这种植物和鲈鱼搭配一起食用时,简直妙不可言。但具体来说,则是鲈鱼提供风味,莼菜提供口感,一口吃下去,两相得益。

至于这竹笋,在北宋时也确实非常受欢迎,上面那句诗就是宋朝文人黄庭坚所著,短短四句,就形象地描述了竹笋在蔬菜中的人气。

这个时候对于蔬菜的烹饪方法,主要还是用煮的,煮出来的菜一般被称为“羮”。随着“羮”的种类的翻新,在北宋的东京出现了单一食材的菜羮,这种羮因为价格低廉,味道又很不错,所以迅速成为了广大人民的经常吃的食物。

三、肉类的满足

冬雪时节,东京的地面已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路上早已没有了人。我坐在炉火旁,火上支着一口铁锅,铁锅破破烂烂的,底下还有个地方凹了进去。

“嘿,我说,给我留点啊。”

城墙下有个守卫搓着手抬着头,看向城墙上。

“有的有的,一会你上来就给你。”坐我旁边的队长道。

我却拿过碗筷,夹了一块煮好的羊肉,朝城墙下扔了过去。

“啧啧,还是你够义气。”

北宋时的人已经很清楚羊肉的功效,对羊肉的功能评价很高,在唐慎微所著的《证类本草》中就有非常详细的描写,“羊肉,味甘、大热、无毒……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可以说那时的人们已经知道了冬天吃羊肉能够驱寒了。

我在北宋吃什么?民以食为天,北宋百姓的一日三餐!

北宋的畜牧业已经有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相较养羊,养猪才是更为普遍的方式。

“要想富,多养猪”这同样是北宋时期百姓的真实写照。北宋的养猪业发展迅速,养猪的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东京附近的区域,每到黄昏时分,杀猪的声音都是此起彼伏。充分说明北宋时期东京居民对猪肉的需求量非常大。

不过在这个时候,对猪肉的评价并不高,你如果不信,可以翻看一下《证类本草》这本书的第十八卷,这里面就说“凡猪肉,味苦……弱筋骨,虚人,肌不可久食”。这种观点并非唐慎微一家之言,可以说在北宋以前,普遍是不看好猪肉的,所以虽然东京百姓对猪肉的需求量大,但因为评价不好,所以价格并不贵。而那些东京的达官显贵更是不怎么碰猪肉。

我在北宋吃什么?民以食为天,北宋百姓的一日三餐!

《证类本草》青葙子

东京的饮食除了猪羊这些常见的,如果你走街串巷,经常去下夜市,跑跑酒楼,就能发现北宋的人对动物的“杂碎”夜市颇有心得的。

北宋的“杂碎”并不同于以前的定义,在北宋以前,一般把熊掌、腥唇、驼峰这些作为“杂碎”,而北宋随着烹饪技术的发展进步和饮食观念的改变,“杂碎”已经可以登堂入室,成为食客们的座上宾,等待食客们的品尝了。

所以来了北宋的东京,你可不要以为只有王公贵族才有珍馐美味,任何时代都是这样,好吃的往往都藏身于街巷,等着被老饕们发现。

除了这些陆上的美味,东京人也是吃水里的。不过受限于地理环境和科技水平,北宋的东京人更多的还是会吃一些淡水鱼。那个时候权力的中心在内陆,技术又不过关,明知道有价值愿意消费的人都在东京,可如何把海边的鱼运到东京还不会变质,这个问题就只能拜托千百年后的你们了。

四、一勺入味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品的调味料同样是一顿佳肴中的重量级选手。

我在北宋吃什么?民以食为天,北宋百姓的一日三餐!

吃的菜里最少不了的就是盐,在这个时代, 盐一般从产地上进行区分有解盐、海盐、土盐、井盐等几种。像解盐就一般产于淮水以北的北方地区。盐的作用不仅是直接放入菜中,还能用盐腌制鸭蛋做成咸蛋,做成盐豉做菜时进行调味。

盐后面就是酱。

这个“酱”所包含的范围就非常广了,孔子就曾说“不得其酱,不食”。孔夫子的时期距离北宋已经过去数千年,不仅在作物的种植上有了变化,手工业的进步,对于新作物也有了许多新的研究,对于把吃作为头等大事的民族来说,酱的原料和制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过无论这些怎么变,酱的地位确实一直未曾改变,依旧是许多人桌上的必备调料。

醋,味酸。在人工酿醋的方法发现以前,人们为了得到酸味,往往会从梅子等果品中寻找。随着汉朝制曲的进步,醋的品种逐渐增多了起来。而发展到了唐朝,酿醋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出现了米醋、麦醋、枣醋等许多品种,

甚至不仅是在饮食上,在生活中人们也发现了醋的一些妙用。《本草衍义》中记载“造靴皮须得此而纹皱, 故知其性收敛,不负酸收之说。”北宋的百姓已经知道可以用醋软化皮靴。

五、餐后水果

在东京,吃饱喝足后总想再来点水果解解馋,今天这顿晚饭后,我尝了几颗从岭南运来的荔枝,那晶莹剔透的果肉,汁水充盈,沁人心脾的口感,难怪苏东坡会说“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我在北宋吃什么?民以食为天,北宋百姓的一日三餐!

东京这里虽然已经是内陆,但依旧能吃到热带地区的水果,像橄榄、芭蕉干、荔枝,都会出现在东京街头。

南方的水果大量入京,对北方产地的水果影响并不大,水果不仅可以当季吃最新鲜的,也可以冷藏、密封,等到过一段时间再吃。甚至还可以做成果酱,果饼,或者做成果干。

关于水果的记载,可以翻翻《宋史 地理志》、《宋史 食货志》、《百果门》,甚至还有一些介绍草药的书也会对水果有记载。

六、喝点啥

茶,兴于唐,盛于宋。

自从汉代开始,茶就进入了百姓的视野,只不过那时的人们并不会把茶当做一个多么不可或缺、多么珍贵的东西。这种饮品并没有进入贵族阶层的视野。

饮茶的门道,到了宋朝已经趋近于技法了,在北宋时的东京,流行的是点茶、分茶斗茶等饮法。茶,不仅是加了水冲开了喝那么简单,也不是在那里品头论足高谈阔论,互相吹捧一番,而是真正的将茶和艺术进行了融合。

尤其是分茶,是在点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茶艺。分茶时要在注汤的过程中用茶匙拨弄击拂,达到使茶面出现许多不同的幻想,有的能在上面“画”出花鸟虫鱼,但随即便会消失。真正厉害的高手,可以在茶面点出文字。

除了点茶、分茶、斗茶,东京的茶饮法还有煎茶、茗粥等。

说到了茶,就不得不提酒。东京的所有手工业中,制酒可谓是最发达的行业。

东京的酿酒分为官酿、坊酿和家酿。

“你看前面那个挂着栀子灯的酒楼,那就是著名的孙羊店。我可跟你说,这家店的酒在整个东京都是排的上号的,每次来酒楼打酒的人都要排长长的队,等上半个时辰。”

酒楼旁边的两个人正在聊着,其中一个人拍着胸脯,信誓旦旦道。

“嘿,我当年可是进去过这孙羊店,里面的装潢可谓是富丽堂皇,华丽气派。你看到门口竖着的‘香醪’二字了吗,那就是他们家酒的名字,啧啧,真的是想想就流口水。”

我在北宋吃什么?民以食为天,北宋百姓的一日三餐!

(《清明上河图》中的孙羊店)

七、结语

北宋作为中国文人最幸福的朝代,也是经济繁荣的时代,人们不再仅是满足于温饱的要求,对于吃好,吃精也都开始进行了探索。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苏东坡了,这位北宋的文豪虽然政治生涯颠沛流离,但一直都有一个豁达的心态,每到一地都会寻找当地的美食,然后大快朵颐,满足自己五脏庙的同时,也借着美食的魔力慰藉疲劳的内心。

郑重说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hiholiday12399@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