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房地产市场消息最多的,估计是同一个消息:某小区业主们又“集体涨价”了。没错,抱团取暖的销售模式,已经从房地产开发商传导至业主了。这一次的抱团涨价,城市很多,例如深圳、上海、合肥、成都等房地产热点城市,都不同程度出现了这种迹象。
这让指闻君不免想到了河北省房地产商会的“不降价”联盟始末。2020年9月,央行三根红线首次抛出,为应对销售难、回款难、降负债的三大问题,恒大等龙头房地产企业2天之后开始全国楼盘7折促销活动,碧桂园、万科、融创、世茂等房企纷纷跟进,据悉,一套100万元的房子,在多项折扣和优惠之后,最低可以58万元入手。市场上一时间,风头两无。
在外行人看来,降价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下半年市场上的买房人鱼贯而出,经过了上半年的蛰伏之后,刚性需求开始走向售楼部,但房价预期不足的情况下,买房人非常犹豫,成交寥寥;另一方面房企们超过1万亿元的国内外融资,短期偿还金额就达到1500亿元以上,所以果断降价既是明智也是无奈。
然而,这家房地产商会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没有降价促销,反而经过一天的闭门会议之后,达成一致性意见:咱们都不降价,因为买房人买涨不买跌,降价了反而卖不掉。不过,事后就有房企反悔了,石家庄两个楼盘开始降价,最大的一个从4.5万元降低至2.6万元。
再回过头来看看2021年这一次业主们“抱团涨价”,是不是与之相似?前几日,笔者居住的小区群聊,也收到了来自业主们的消息,具体是这样的:
2021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正在全面恢复,央行放水不断,周边的10多个小区全部都在提高销售价格,现在咱们的小区已经成为了价格洼地,根据二手房挂牌价格显示,东边A小区的平均挂牌价格为1.7万元/平米,西边的B小区二手房挂牌均价是1.8万元/平米,二环内的价格已经涨到了2万元/平米。所以,为了适应市场房价水平,咱们小区经过业主们的共同协商,达成如下指导意见:
- 1、一期小区的房子在原价1.3万元/平米基础上,上浮2000元/平米,达到1.6万元;
- 2、二期的二手房价格平均调整至1.7万元/平米。从原来的1.4万元,上调3000元/平米;
- 3、三期和四期的房子只有部分交付,新房的价格与市场1.7万元几乎接近,所以暂时不做调整,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房子制定,整体在1.7万元/平米-1.8万元/平米之间。
根据一位朋友告诉的消息,在某小区,3天时间内,有业主的房子提高5000元/平米,原本150万房子升值到200万元,这个幅度有多大?咱们算一笔账,原价1.5万元/平米的房子,如果总面积100平米的话,那么总价格为150万元,按照5000元/平米上调至2万元/平米之后,这套房子总价格200万元,也就是说,业主群里随便聊了一下,每个买房人的身价就涨了50万元。
多城业主们抱团,集体提高房价,有的提价5000元/平米?央媒5字表态,买房人看看!
2021年月中,人民网资讯发表《业主“抱团涨价”,谁给的胆儿?》一文,直接对近期杭州、深圳等多城业主们抱团护盘、集体提高房价的情况进行批评,用5个字回应这一现象:谁给的胆儿。很显然,央媒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合理的。
这不,多个城市调控连夜加码,虽然业主们把价格调上去了,但是能不能卖得掉还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沪楼市调控已经连夜袭来,1月21日晚上,发布了《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很多针对当前楼市热的调控措施,例如严格限制离婚买房情况,在3年内,依然把离婚前房产套数计入历史总套数;差异化信贷策略、调整增值税免征期限,不足5年的全额收取;商品房一价清、实名制价格管理等。
指闻君说:
市场上的“躁动”只是短暂的,回归合理有序才是正常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才是合理、健康有序的呢?指闻君认为:在非人为的左右下,房价自然形成、市场自发调节才是正常有序的。
大型城市由于受到人口快速涌入的影响,住房供不应求,在价值规律的影响下,房价会上涨;但是三四线城市由于人口净流出、产业不足,所以房价回归初心也是情理之中。而人为地“阻止下跌,只升不降”显然是有悖于正常价值规律,房地产买卖也是市场化的,所以应该尊重规律,而不能阻碍规律,最终或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