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号,我对上海流出的一则有关升级楼市调控的会议纪要进行了一些解读。
果不其然,第一天否认,第二天就发文了,因为以上海楼市目前的基本面,以及现在的调控原则,上海升级调控是必然的,只不过是被大家催出来的。
今天来继续解读一下上海这次的调控升级。
为什么要升级调控?
如果与上一轮对比,本轮上海楼市的涨幅其实是远远不及,但调控依然是必要的,这正是因为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房地产必须平稳,房价的曲线必须平滑。
这几天,大家都在炒所谓的深圳房价买下半个美国的话题,虽然有点造热点的味道,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楼市的"脆弱性"。
体量越大,市值越高,越要避免大幅波动,10万亿涨10%和和100万亿涨10%,这背后增加的杠杆、负债、风险是多了一个数量级的,真要涨上去了,要化解风险,成本就是成倍增加。
以上,我觉得是上海快速升级调控措施的基本逻辑。
怎么看这次调控内容?
这次是8个部门联合发文,所有跟住房有关的部门都盖章了。
总的基调就是,加大土地供应,确保未来住房供应;住房优先向无房户倾斜,严格审核购房资格;信贷方面,强化审核;提高二手房提高了交易成本;租购并举等。
其中核心内容是以下几条:
1、封堵假离婚。
离婚买房,住房套数认定要追溯前三年两个人的住房套数。
2、二手房增值税免征门槛从2年提高至5年。
3、差别化信贷,"加强个人住房贷款审慎管理"。
4、住房销售向无房户倾斜。
这几条基本上是复制了深圳的做法。从战术层面来说,第1条和第4条,都是强化购房资格认定,但能很快被市场所消化,深圳的购房者很快反应过来,上海这边的购房者也自然不会例外。套路也有很多,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在这里其实重点想说的是第2条和第3条,对上海楼市未来走向的影响。
增值税免征门槛从2年提高至5年,会带来哪些影响?
现在,上海二手房供应在急剧减少,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等于是增加了交易成本,接下来就是买卖双方的博弈。
房东们会怎么想?现在市场往上走,供不应求,我要卖房子,多出的增值税肯定会要求客户承担。
购房者会怎么想?房东要求我来承担,我自然不愿意,那么只能选择符合免征的二手房。
接下来,至少会出现4种情况:
1、不能免征的房子要么撤下来,延后再出售;
2、要么是性价比极高的房源,客户愿意承担增值税;
3、能继续免征的二手房会迎来更多的看房人,争夺会更加激烈。
4、一部分人选择延期买房,观望。
4种情况综合一下,接下来,上海二手房市场会迎来"紧平衡"。房源会少一点,买房的人也会少一点,但成交价不一定会下跌,这已经被其他城市所证实过。所以,对于确定有购房需求的人来说,务实选择非常有必要,等待未必是好事。
"加强个人住房贷款审慎管理"怎么理解?
这一点其实是本次调控最具杀伤力的。房价不便宜,贷款尤其重要,投资性需求更是依赖贷款。现在已知的是消费贷经营贷被封堵,首付也得严格审核,负债能力也得严格审核。
其实总体上对信贷管理,这次说得是比较模糊的,并不像北京那么直接,二套房直接来个6成甚至8成首付。但说得模糊意味着解释和操作空间更大,未来更多人的贷款申请会被拒,原因是五花八门的。
以上两张图,已经足够证明房地产对信贷的依赖程度,房价上涨,房价收入比继续扩大,意味着买房越来越依靠信贷支撑。
对上海来说,如果真的从严卡住信贷,那么需求会急剧萎缩,大量原本通过假流水或者假收入证明能够获得贷款的购房者,将会不可能买房,房价必然会下跌。
但妙就妙在这里,这次对信贷的描述,是比较模糊的,未来执行过程中会如何表现,现在依然是不得而知。我们只能推断,鉴于本次调控已经把握了一定的提前量,在爆发前浇了一盆冷水,信贷的收紧可能不会太严格。但是后续如果房价不能走出预期的表现,信贷会随时收紧,而且效果会立竿见影,比什么封堵假离婚甚至未来的封堵假结婚,效果都要好很多。
真要把房价按下来,除了信贷这个杀手锏之外,另一点就是增加持有成本,现在这一块依然是没动静,如果持有房子每年都要交一笔费用,那么情况也会大变,二手房待价而沽的情况会明显减少,供应会上来。但这一块牵扯的因素太多了,只能是远期期待。
现在的楼市已经加速分化了,资源和需求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房价的表现,跟高净值人群,跟换房人群关系更大,他们已经在房价上涨的过程中累积了资产,购买力不俗。对于上海这种城市,接下来以学区和地铁房为代表的优质二手房争夺可能会更为激烈。其他附加值相对较少的二手房表现会差一些,好房和差房之间的差距会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