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深圳的楼市火热,大家都知道了。同样的新房摇号难中,同样的二手房价格跳涨,同样的住宅用地供应不足。所以,房价自然也是同样出现上涨。只是,上涨的催化剂各不相同。一个是先行示范区,一个是落户的放松。总之,都引来了很强的购买力。
针对可能摁不住的房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倪虹副部长带队赴上海、深圳等地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情况。所到之处,楼市调控迅速加码。从购买的角度,税收的角度、金融的角度等增加了调控措施。总之,一个目的,是想把房价稳下来。不管是深圳还是上海,这一次加码的措施更加的细致,更加量化可管控。甚至连假离婚买房、法拍房也纳入了房票范围。
倪虹副部长强调:
要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及时出手,采取针对性措施,引导好预期,坚决遏制投机炒房;要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从倪虹副部长的要求来看,非常注重调控的及时性、精准性和主动性,也就是说,对于房价的上涨,只要有任何炒作的苗头,就要保持高压之势,采取露头就打的措施。
领导对大方向定调了,我们再提两个小小的建议。
现在的房价上涨,从刚需的角度有两个原因,是不得不买。一是小孩入学,就近入学要求的前提是得有一套产权住房。二是结婚、工作后的首套房,需要的是有房可住,房价不能太高。
第一个原因,小孩入学不得不买房。
建议各个城市根据本地实际的入学需求,迅速扩大学校规模,保障适龄儿童不需摇号也能及时入学。只要能保障小孩入学,也就减少了因学区而购房的需求,当然也就不会造成若干年后,大量房屋的空置。当然,越是好学校,学区房越是紧俏,其房价也会更高。所以,在扩大学校规模的同时,要同时兼顾教育资源的均衡。解决了小孩入学的难题,实际上也同时解决了年轻人的一个大大的压力。
第二个原因,刚需买房。
住有所居是基本的生活需求,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农村进城的务工人员,收入有限。但居住并不会因为收入低而减少。而房价构成的大头中,地价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降地价的前提,必须是土地供应的大规模增加。如果土地供应少了,虽然限了土地出让总价,但是,增加的竞自持或其它内容,同样会加重住房成本。当然,也就会增加到房价中去。所以,没有大规模的住宅用地供应,也就难有房价下跌的机会。
而深圳和上海,均是土地供应严重不足的城市。没有翻倍的住宅地供应,没有学校的大量增加,想稳房价,真的有点难。而学校规模的扩大解决起来可能更快。
单纯的限贷或房贷利息加点可能误伤刚需,所以,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请留言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