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3月份已经接近尾声,还有不到4天的时间,2021年就要进入4月份了。随着天气日渐变暖,全国各地的楼市也开始逐渐“升温”,比如,一周前的上海楼市,很多售楼处由于看房客户太多,每天只能中午到下午开放四个小时,这并非空穴来风,饥饿营销,而是,的的确确真实发生的事实。进入3月份以来,类似的楼市回暖现象,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尤其是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尤为明显。
这个结果,可能是很多人都没有预料到的。去年,”黑天鹅事件“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我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其中,在我国受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中就有房地产行业,此外,再加上我国住房总量已经过剩,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支撑“高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已经不在了,接下来,我国房价将会进入“下跌阶段”,可是,没想到楼市“热度重燃”,房价也是在不断地刷新纪录。这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有3个原因不得不考虑。
1、全球性“大放水”。“黑天鹅事件”过后,现在正值全球性的货币宽松期,各个国家都在争相印钱,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正在发生,虽然我国做出了很多应对措施,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想要完全不受影响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各国释放了多少资金呢?比如美国,共计发布了12.3万亿的资金计划;比如欧盟,发布了1.85万亿欧元的货币刺激计划;再比如日本,也发布了至少4.4万亿元的货币计划,当然,除了欧美日以外,其它国家也在释放资金。与此同时,各国也在纷纷降准、降息,刺激消费,通常情况下,这个时候的大宗资产价格往往会上行,其中,就包括房地产,目前为止,几乎各个经济体的房价都有所上涨,比如美国、韩国等,当然,我国楼市能够快速回暖,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2、大量国际资金涌入国内。目前来看,我国是“疫情”控制最好的国家,而且,经济环境已经基本恢复且呈现上升的趋势,外资、国际资本都把中国当作了资金安全港,大量的国际资金、外资等涌入国内,进而助推了人民币的汇率。而在我国,即便是房地产行业不如从前“红火”,但是,依然是支柱产业之一,所以,资金流入房地产是在所难免的,从而,带动楼市的快速升温也符合正常逻辑。
3、长期以来,人们都把买房当作是“稳赚不赔”的投资方式,这样的认知观念“根深蒂固”。尤其是在全球性“大放水”的当下,买房也就成为了很多人应对通货膨胀的主要方式,在信息获取成本便捷化的今天,这样的现象日趋严重。 而部分刚需看到楼市的回暖,也会“随大流”地涌入楼市,从而加速楼市的火热,“买涨不买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由于以上3个主要原因的叠加反应,再加上部分其它原因,比如楼市打折促销频现;房产中介和开发商故意制造购房紧张等等,从而,促使整个楼市迅速“升温”。为了应对楼市的“快速增长”,高层“一锤定音”,果断出手,在3月26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3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
其实,在没有发布这份“通知”以前,银保监会就已经开始重点对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楼市做出了监管。比如3月19日,上海地区135家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个人住房信贷的管理自查工作。深圳也在行动,前不久,深圳监管部门召集各家商业银行开会,核查范围主要是2020年5月1日以后发放的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口径贷款,以及以个人名义申请的房抵经营贷,重点核查贷款发放前、后三个月内,借款人及其直系亲属、贷款中间人及担保人名下是否存在新增房产、新增放贷。3月上旬,杭州也发了一个通知,明确严格防范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严禁发放用于购房首付款借贷资金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消费贷款,对于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进行真实性审查,加强贷后资金管理。
为什么很多人开始打起了经营性贷款的“心思”?那是因为在去年的12月31日,银保监会和央行联合发布了《建立银行房地产贷款额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对房地产贷款以及个人住房贷款都做出了额度限定,也可以理解为对于住房贷款的收紧,正是因为正常的住房贷款收紧,所以,才会让很多“投机”炒房者开始打起了经营性贷款的“心思”,这完全是对于楼市调控政策的“挑战”,这样来看,相关部门的及时出手,也是合情合理的。
那么,在“控制经营性贷款”之后,我国楼市会出现什么变化?在我看来,有2个变化,值得我们留意。
其一,投机炒房的空间越来越小,刚需“上车”或许是个好机会。如今的控制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楼市,再叠加之前的贷款额度限定,“三道红线”等楼市调控政策,会挤压大部分的投机炒房客,尤其是利用高杠杆投机炒房的群体,这样一来,投机炒房客的离场,刚需“上车”或许是好机会。
其二,楼市分化会越来越明显。真正专业的房产投资客和资金持有者会大量流入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从而造成该地区的需求量增加,比如上海、深圳、杭州等一二线城市,这样一来,这些城市的房价也会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相反,三四线城市因为人口的大量流出,产业结构单一,房价也有可能会进一步收缩。